《孟津诗》
时间: 2024-12-29 19:01: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
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
羽爵浮象樽。珍膳盈豆区。
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
翊日浮黄河。长驱旋邺都。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节日的欢庆开始了。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通天的景象拂动着彩云,俯视四通八达的街道。
美酒飘浮在杯樽上,珍馐佳肴满盈于盘中。
清脆的歌声发出动人的乐曲,乐师们正演奏着笙和竽。
灵星忽然向西移动,烛光接替着明月的照耀。
阳光映照在黄河上,长驱直入便回到了邺都。
注释:
字词注释: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高会:高朋满座的盛会。
- 羽爵:指盛酒的器具。
- 珍膳:美味的菜肴。
- 清歌:悦耳的歌曲。
- 乐正:乐师的指挥。
- 曜灵:指星辰。
- 炎烛:明亮的蜡烛。
- 望舒:月亮。
- 翊日:阳光的照耀。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 邺都:古代一个繁华的城市。
典故解析:
- 邺都:历史上著名的城市,曹魏的都城之一,繁华之地。
- 阳光与月亮的对比: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交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魏文帝,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作品中常表现出豪放的气概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孟津诗》是在曹丕即位后,庆祝节日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诗歌鉴赏:
《孟津诗》是一首描绘节日欢庆场景的诗作,展现了盛典的喜庆氛围与优雅的艺术气息。诗中通过“良辰”“高会”这样的词汇,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欢愉的节日气息。同时,诗人以“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等描写,展现了音乐在节日中的重要地位,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通天拂景云”,则突显出节日的宏大与壮丽,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此外,诗人在最后提及“翊日浮黄河”,将节日的庆祝与自然景观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曹丕的文学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良辰启初节:描绘出节日的开始,令人期待的时刻。
- 高会构欢娱:聚会中朋友们欢欣鼓舞,热闹非凡。
- 通天拂景云:描绘出美丽的天空和云彩,象征着节日的庄重与美好。
- 俯临四达衢:俯视四面八方的道路,象征着人们的聚集。
- 羽爵浮象樽:美酒在杯中浮动,寓意着丰盛的饮食。
- 珍膳盈豆区:珍馐满盈,体现出节日的奢华与丰盛。
- 清歌发妙曲:歌声悦耳动听,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 乐正奏笙竽:乐师们演奏乐器,增加节日的欢愉。
- 曜灵忽西迈:星辰向西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炎烛继望舒:蜡烛的光辉接替了月光,象征着夜晚的来临。
- 翊日浮黄河:阳光照耀着黄河,寓意着光辉灿烂的未来。
- 长驱旋邺都:向邺都进发,代表着归属感与荣耀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会构欢娱”与“清歌发妙曲”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节日的欢庆比作自然景象,增强了意象的丰富性。
- 拟人:将日月星辰赋予人性,增强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节日欢庆的向往,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辰:象征美好的时光。
- 高会:象征欢乐的聚会。
- 羽爵:象征丰盛的饮食与酒水。
- 清歌:象征欢乐的音乐。
- 黄河:象征悠久的文化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孟津诗》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丕
C. 司马懿
D. 孟浩然 -
诗中提到的“珍膳”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佳肴
C. 糕点
D. 水果 -
“翊日浮黄河”中的“黄河”象征什么?
A. 自然美
B. 历史文化
C. 节日的欢乐
D. 朋友的聚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事的结合,但更多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描写夜景,彰显了历史的悠久与思乡之情,与《孟津诗》的欢庆氛围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魏晋南北朝诗词集》
- 《曹丕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