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时间: 2025-01-17 10:20:11

仰瞻帷幕。

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

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

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

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

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

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

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

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

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

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

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

胡不是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白话文翻译

我仰望帷幕,俯视几张筵席。
一切物事如故,但人已不存。
神灵倏忽而来,却又抛弃我远去。
没有依靠,没有依托,泪水连连。
呦呦的游鹿,衔着草鸣叫的小麑。
翩翩的飞鸟,带着小鸟栖息巢中。
我独自孤寂,怀念着百种的离别。
忧愁的心情深重,没人能理解我。
人们常说,忧愁会使人变老。
唉,我白发苍苍,活得何其早。
长声吟唱,长叹不已,怀念我的圣父。
仁者长寿,为什么不保佑我呢?

注释

  • 仰瞻:向上看。
  • 帷幕:幕布,象征着一种隔断或遮蔽。
  • 几筵:几张宴席,暗指过去的热闹场景。
  • 靡瞻靡恃:没有可以依靠的,表示孤独。
  • 呦呦游鹿:描绘自然,鹿是生命和自由的象征。
  • 孔疚:深重的忧虑。
  • 仁者寿:仁德之人长寿,暗含对善行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文学家。其诗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短歌行》写于曹丕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友情离别的感慨,以及对父亲曹操的怀念,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伤。

诗歌鉴赏

《短歌行》是一首感情细腻、意象丰富的诗作,曹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已逝亲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仰瞻帷幕”与“俯察几筵”,不仅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在诗中,鹿和鸟的意象被赋予了生命的活力,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忧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尤其是在“忧心孔疚”一句中,诗人将深重的忧虑与无法倾诉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构建出一种强烈的共鸣。

全诗的情感由静转动,由个人的孤独转向对人生、对父亲的深切思考,最终在“胡不是保”中达到情感的高潮,既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也是对仁德之人的渴望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仰瞻帷幕:表现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
  • 俯察几筵:描绘昔日热闹的场景,如今已然消失。
  • 神灵倐忽:神灵的突然出现和离去,暗示人生的不确定。
  • 靡瞻靡恃:表达了诗人的失落与孤独。
  • 忧心孔疚:抒发内心深重的忧愁。
  • 嗟我白发:感慨时光流逝,白发早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自然现象来反映个人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呦呦游鹿,衔草鸣麑”,增强了音韵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以及对仁德和长寿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帷幕:象征着隔断与失去。
  • 游鹿: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飞鸟:象征希望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短歌行》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丕
    C. 陶渊明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忧心孔疚”是什么意思? A. 快乐
    B. 深重的忧愁
    C. 无忧无虑
    D. 感到孤独

  3. 诗中表达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
    B. 爱情
    C. 人生无常与怀念
    D.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短歌行》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思念,但《短歌行》更强调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而《静夜思》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曹丕与他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