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访吕晞朴排岸方造舟翔鸾不及见后数日有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4:54: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常何敢醉如泥,休沐相寻见亦稀。
倦著青衫君未可,老遮乌帽我当归。
翔鸾寺里停烟棹,西子湖边看落晖。
安得剧谈同一笑,孤篷六尺去如飞。
白话文翻译:
太常的祭祀官怎么敢像这样醉得像泥一样,偶尔相聚却也是难得。
你穿着青色的衫子,似乎还没到倦怠的时候,我戴着黑色的帽子准备回去。
在翔鸾寺的岸边停下了我的小船,西子湖畔欣赏着落日的余晖。
怎样才能与你畅谈一场,共同欢笑,独自驾着小舟似飞而去呢?
注释:
- 太常:古代官名,负责祭祀的官员。
- 醉如泥:形容醉得很沉,麻木不仁。
- 休沐:休息和沐浴,指相聚的机会。
- 倦著青衫:穿着青色衣衫的你,似乎还没有感到疲倦。
- 老遮乌帽:我戴着黑色的帽子,表示年纪较大。
- 翔鸾寺:寺名,可能为作者所访之地。
- 烟棹:形容小船停泊时,烟雾缭绕的情景。
- 西子湖:指西湖,著名的风景区。
- 落晖:夕阳西下的余晖。
- 孤篷六尺:形容小船的形状和大小,表示独自一人。
- 去如飞:比喻行舟的迅速。
典故解析:
“西子湖”指的是西湖,传说中的美女西子即西施,湖因她而名。诗中提到的“翔鸾寺”可能是指古代的寺庙,寓意清静和宁谧。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常见于文人墨客的游记,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兼具文采和情感,诗风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次与友人相聚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珍惜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开篇以“太常何敢醉如泥”引入,表现出对饮酒作乐的反思,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对清醒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与友人的互动,青衫与乌帽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年龄和身份的差异,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
接下来的景象描绘,如“翔鸾寺里停烟棹”,用语生动形象,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西子湖的落晖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结尾“安得剧谈同一笑”,则突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诗人渴望能与友人共享快乐的时光,孤舟独行似飞而去,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洒脱的向往。
整首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友谊和自然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太常何敢醉如泥”:质疑高官是否应如此沉醉,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 “休沐相寻见亦稀”:相聚的机会难得,暗含对友谊的珍惜。
- “倦著青衫君未可”:朋友尚未疲惫,暗示希望继续交流。
- “老遮乌帽我当归”:我年长,需要回归,表现出一种责任感。
- “翔鸾寺里停烟棹”:描绘寺边的宁静,营造出幽雅的氛围。
- “西子湖边看落晖”:西湖落日,增添诗歌的美感。
- “安得剧谈同一笑”:希望与友人畅谈,表达情感的渴望。
- “孤篷六尺去如飞”:独自一人,象征自由与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比:青衫与乌帽的对比,突出年龄与身份的差异。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落晖”。
- 隐喻:孤舟的比喻,象征着诗人的自由与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友谊、自然与自我反思,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望。
意象分析:
- 青衫:象征年轻与活力。
- 乌帽:象征年长与成熟。
- 翔鸾寺:代表宁静与内心的归属。
- 西子湖:象征美好与青春的流逝。
- 孤篷:象征孤独与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常”是什么官职的代称? a) 文官
b) 祭祀官
c) 武官
d) 商官 -
“倦著青衫君未可”中的“青衫”象征什么?
a) 倦怠
b) 年轻
c) 冷漠
d) 友谊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色包括哪些?
a) 河流与山川
b) 烟雾与落日
c) 花草与树木
d) 冰雪与寒风
答案:
- b) 祭祀官
- b) 年轻
- b) 烟雾与落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紫芝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的情感,而周紫芝则更加细腻温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名篇解析》
- 《周紫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