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春月卧病至夏首
作者: 杨慎 〔明代〕
原文展示:
愁心冷不春,病眼夜难晨。
蝴蝶成虚梦,芭蕉喻幻身。
枕乾垂老泪,门绝问奇人。
惟药添无量,呻吟似饮醇。
白话文翻译:
我愁苦的心情让春天显得冷淡,生病的眼睛在夜晚难以迎接晨光。
蝴蝶成了虚幻的梦,芭蕉树象征着我如梦般的身影。
我在枕边垂泪,年老的我已经无法再去问那奇特的人。
唯有药物可以让我稍微延续生命,呻吟声如同喝下醇酒。
注释:
- 愁心:忧愁的心情。
- 冷不春:心情冷淡使得春天没有生机。
- 病眼:因病而模糊的视线。
- 蝴蝶成虚梦:蝴蝶的飞舞,让我感到一切都像是虚幻的梦。
- 芭蕉:一种植物,有象征意义,常与梦幻和虚无相联系。
- 枕乾垂老泪:在枕头上流下的泪水,表现了悲伤与无奈。
- 门绝问奇人:门前已无来访者,无法再询问那神秘的人。
- 惟药添无量:唯有药物能增加生命的长度。
- 呻吟似饮醇:呻吟声如同饮下美酒,反映出无奈与痛苦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德辉,号惭愧斋,明代文学家,官员,学者。他在文学、书法、音韵学等方面都有所成就,尤以诗词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杨慎卧病期间,正值春末夏初之时。他因病重而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因病而生的无力感和对生命的思索。开篇便以“愁心冷不春”点明了诗人因病而感到与春天的隔绝,春天的生机在他眼中失去了色彩。接下来的“病眼夜难晨”则生动地描绘了因病而无法入眠的状态,夜晚的漫长让人倍感煎熬。
“蝴蝶成虚梦”与“芭蕉喻幻身”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美好,但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化作了虚幻的梦境。芭蕉则暗示了诗人的生命如梦般短暂。
后两句“枕乾垂老泪,门绝问奇人”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孤独,诗人因年迈和生病而无法向他人请教,心中无奈更加深重。最后的“惟药添无量,呻吟似饮醇”,虽然药物可以延续生命,但呻吟却如同饮酒般苦涩,反映出诗人对现状的无奈与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健康与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心冷不春:诗人因愁苦而感到春天的冷淡,情感与自然形成对比。
- 病眼夜难晨:病痛影响了生活,夜晚的漫长让人难以入眠,生病的状态让人感到孤独。
- 蝴蝶成虚梦:蝴蝶的美丽与轻盈在诗人眼中化为虚幻,象征着诗人对生命美好的向往却又无奈。
- 芭蕉喻幻身:芭蕉树的意象象征诗人如梦般的存在,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慨。
- 枕乾垂老泪:在病床上,诗人因年老而流下泪水,感情流露无遗。
- 门绝问奇人:门前无人来访,孤独的状态让人感到无助。
- 惟药添无量:药物成为延续生命的唯一手段。
- 呻吟似饮醇:呻吟声如同饮酒,反映出痛苦与苦涩的生活体验。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蝴蝶成虚梦”,通过比喻手法传达情感。
- 拟人:通过“病眼夜难晨”等描写,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使得诗意更加深刻。
- 对仗:如“枕乾垂老泪”与“门绝问奇人”,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因病而生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了人生短暂、珍惜生命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蝴蝶:象征着自由、美好与短暂。
- 芭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幻灭。
- 泪水:象征着悲伤与无奈。
- 药物:象征着对生命的渴求与无奈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心冷不春”的含义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心情忧愁导致春天显得冷淡
- C. 对春天的向往
- D. 春天的凋零
-
“蝴蝶成虚梦”中的“虚梦”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梦
- B. 美好的幻想
- C. 真实的生活
- D. 痛苦的回忆
-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孤独的感受?
- A. 蝴蝶
- B. 芭蕉
- C. 药物
- D. 门前无人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杨慎:李白的诗常以豪放、奔放著称,而杨慎的诗则更显细腻与沉郁,两者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杨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