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阳关西路》
时间: 2025-01-14 19:04: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阳关西路
作者: 葛郯 〔宋代〕
阳关西路,看垂阳客舍,嫩浮波縠。
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
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
孤鸿天际,断霞摇曳心目。
香露飞入壶中,仙家九酝,酿百家醽醁。
一朵巫阳休怅望,且看家山眉绿。
歌罢风生,舞馀花颤,凤髓飘红烛。
瑶台月冷,夜归斗挂银屋。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关的西路上,看到垂柳掩映下的客舍,嫩绿的水波轻轻浮动。
骏马嘶鸣,远去的人影渐渐模糊,隐隐传来如同玉器破碎般的歌声。
我踏遍春天的山峦,归来后高卧于家,笑着洗涤沧浪之水的双足。
孤雁在天际飞去,夕阳的余晖摇曳在我的心中。
香露飞入壶中,仙家的美酒,酿造出百家的醇香。
一朵无忧的阳光,不必怅然望去,且看家乡的青山翠眉。
歌声停歇,微风中花瓣颤动,红烛下的凤髓轻轻飘荡。
瑶台的月光冷清,夜晚归来时星斗挂在银色的屋顶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垂阳: 垂柳,形容柳树的姿态。
- 波縠: 波纹,水面上的细波。
- 宝马: 骏马,指好的马匹,象征高贵。
- 戛玉: 比喻歌声如同玉器破碎般清脆。
典故解析:
- 阳关: 古代的关口,象征送别与离别。
- 沧浪: 指沧海的波浪,常用来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归隐的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归隐之后,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念奴娇·阳关西路》是一首典雅而又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开篇以“阳关西路”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氛围,接着描绘了垂柳和波光粼粼的客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诗人以“宝马嘶风,人渐远”来表达离别的惆怅,而隐隐的歌声则为这种离愁增添了几分音乐的美感。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踏遍春山,归来高卧,展现出一种归隐的洒脱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笑濯沧浪足”,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孤鸿天际和断霞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香露飞入壶中”象征着生活的品味与享受,表达了对美酒佳肴的向往。最后的“瑶台月冷,夜归斗挂银屋”,则以夜色的清冷和星斗的璀璨,勾勒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词在清丽的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深思,展现了他自由的心灵及高雅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阳关西路: 以地名引入,暗示离别与归途。
- 看垂阳客舍: 观察自然景色,感受离别情绪。
- 嫩浮波縠: 描绘水面,增加画面感。
- 宝马嘶风人渐远: 骏马奔腾,象征离去的人。
(后续句子以此类推逐句进行详细解析)
修辞手法:
- 比喻: “隐隐歌声戛玉”用歌声比喻为玉器破碎,增强了音乐的美感。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使句子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自然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阳: 代表柔美的自然,象征离愁别绪。
- 宝马: 高贵与自由的象征,表现对生活的追求。
- 孤鸿: 孤独与自由的象征,表达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香露飞入壶中”中的“壶”指的是什么?
- A. 酒壶
- B. 茶壶
- C. 水壶
-
诗中“孤鸿天际”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将进酒》: 也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洒脱态度,但更显豪放与奔放。
- 《水调歌头》: 和《念奴娇》一样,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个人的思考,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