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滇海曾观社,重来岁月更。
江山依旧丽,耳目幸犹明。
袨服兼村雅,香醪杂浊清。
杜陵诗句在,久客惜人情。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滇海观赏社火,时隔多年再次来到这里。
江山依旧如昔,眼耳所见依然清晰明亮。
节日的袍服与乡村的雅趣交相辉映,
香醪酒虽杂乱,但清醇却仍在。
杜陵的诗句依旧在耳,身为久客,我倍感人情的可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滇海:指云南的湖泊或海域,可能是指滇池。
- 观社:观看社火表演,社火是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常在节日进行。
- 袨服:古代的礼服。
- 香醪:香甜的酒,醪指米酒或其他酿造酒。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杜陵诗句指的是杜甫的诗作。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杜陵”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故乡,诗人在这里表达对杜甫诗句的怀念,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情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1559),字孟容,号升庵,明代文学家,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人喜爱。杨慎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其对诗歌的独特见解和个人风格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正月二日,正值春节期间,诗人借助乡村的社火活动,表达对人情的珍惜和对故乡美好景致的留恋,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正月二日观社》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社火和乡村风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诗的开头“滇海曾观社,重来岁月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并通过回忆引入当下的景象,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江山依旧丽,耳目幸犹明”,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永恒与美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的“袨服兼村雅,香醪杂浊清”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节日的欢愉与乡村的优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杜陵诗句在,久客惜人情”则将个人情感与古典文化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崇敬。这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对人情的深厚感情,令人倍感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滇海曾观社:曾经在滇海观看社火表演,暗示对往日的回忆。
- 重来岁月更:时隔多年再次来到此地,岁月的变迁引发感慨。
- 江山依旧丽:自然景色依旧美丽,显示出对故乡的赞美。
- 耳目幸犹明:眼耳所见依然清晰明亮,表达诗人心境的清晰与愉悦。
- 袨服兼村雅:节日的礼服与乡村的雅趣交融,反映出传统与乡村生活的融合。
- 香醪杂浊清:香醪酒虽杂乱,但清醇却仍在,象征生活中的美好常存。
- 杜陵诗句在:提到杜甫的诗句,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 久客惜人情:身为久客,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袨服兼村雅,香醪杂浊清”,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江山依旧丽”来比喻家乡的美好,给人以直观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情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滇海:象征故乡的自然美景。
- 社火:代表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节日欢庆。
- 袨服:象征传统的礼仪和文化。
- 香醪:寄托对生活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滇海”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湖南
B) 云南
C) 江西
D) 四川 -
“江山依旧丽”的意思是? A) 江山变得更加美丽
B) 江山依然美丽
C) 江山不再美丽
D) 江山只是一种幻想 -
“杜陵诗句在”提到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答案:
- B) 云南
- B) 江山依然美丽
- B) 杜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杨慎的《正月二日观社》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在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情的重视上有共通之处,但杨慎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乡村的节日氛围,而杜甫则更侧重于抒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两者共同展示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慎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杜甫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