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时间: 2025-01-19 15:49:08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
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
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
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白话文翻译:

在云中耸立的山峰显得苍翠挺拔,潭边的树木则显得高耸而秀丽。
我在这里久居,成了大梁的客人,却因贫困而留在小阮的酒醒时分。
滩涂上愁苦的心情使得江船行驶艰难,祠堂里信奉的楚地巫神也让人难以安宁。
日暮时分我站在渡头,耳边的山歌却是听不见的。

注释:

  • 午午:形容云中峰的高耸挺拔,像是直冲云霄。
  • 亭亭:形容树木高耸,直立而美丽。
  • 大梁:指的是当时的一个繁华地区,可能是指城市或商贸中心。
  • 小阮:古代一种酒名,代表饮酒的地方。
  • :指水边的沙滩或浅滩。
  • :指的是船只。
  • :指祭祀的地方。
  • 楚巫:楚地的巫师,代表着一种迷信信仰。
  • 日暮渡头:指的是黄昏时分的渡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创作于梅尧臣客居大梁期间,表现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以及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中峰”和“潭上树”开篇,描绘了一个清新、秀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接着,诗人自述久作大梁客,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感慨。在繁华的表象下,诗中的“贫留小阮醒”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孤寂。

接下来的“滩愁江舸涩”描绘了江水的艰难与困扰,体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同时,祠信楚巫灵的提及,表明了当时人们对信仰的依赖,暗示着生活中的无奈与迷茫。最后一句“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尽管山歌依旧在耳,但却无法传入心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情感对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中峰午午:描绘高耸的山峰,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
  2. 潭上树亭亭:树木高耸,伴随着清澈的潭水,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3. 久作大梁客:自述在大梁的生活经历,流露出对外界的依赖。
  4. 贫留小阮醒:暗示经济拮据,无法享受美好生活。
  5. 滩愁江舸涩:表现生活的艰难,象征着内心的压抑。
  6. 祠信楚巫灵:提及迷信信仰,反映社会文化的背景。
  7. 日暮渡头立:描绘日落时分的孤独,暗示时间的流逝。
  8. 山歌不可听:山歌声虽然在,但内心却无法感受,体现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与树木的姿态比作高耸,生动形象。
  • 对仗:如“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形成和谐美的音韵。
  • 拟人:通过“山歌不可听”,赋予山歌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个人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在繁华的背景中,诗人感受到的却是贫困与孤独,反映了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中峰:象征高远、理想,代表着追求的目标。
  • 潭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暗含孤独。
  • 江舸: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旅途的曲折。
  • 楚巫:代表迷信与对命运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词语形容“树木高耸”? A. 午午
    B. 亭亭
    C. 贫留
    D. 滩愁

  2. 诗中提到的“楚巫”代表什么? A. 诗人
    B. 迷信信仰
    C. 江船
    D. 自然景色

  3. 诗中“日暮渡头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田园生活与个人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自然与内心感受的对比。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梅尧臣《泊昭亭山下得亭字》均描绘自然景色,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梅尧臣则细腻而沉郁。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