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夏日感怀寄所知
原文展示
了了见岐路,欲行难负心。
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沉。
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
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
白话文翻译
我清楚地看到分岔的小路,想要走却又难以背弃我的心。
跟随时光却无法转身,自古以来容易被淹没。
正午的阳光正好洒在林间,蝉鸣声中夏天已经深厚。
中郎如今远在何处,谁能听到那爨桐的声音?
注释
- 了了:清楚、明白。
- 岐路:分岔的道路,象征选择的困难。
- 趋时:跟随时光;圆转:回转、转身。
- 湮沉:淹没、消失。
- 日正:正午;方合:正好相合。
- 蜩鸣:蝉鸣声;夏已深:夏天已深。
- 中郎:古代对年轻人的尊称;爨桐音:爨桐指的是一种树,音象征着亲友的音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活动于中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刘得仁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日,正值蝉鸣与阳光普照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思念与选择的烦恼,体现了对友人或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夏日感怀寄所知》是一首充满思考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盛夏的阳光和蝉鸣中,感受到内心的迷茫与思念。开篇“了了见岐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选择,面对岐路时,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接下来的“欲行难负心”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忠诚和对选择的无奈,情感在此处达到了高潮。
“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沉”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生在时间的流逝中,许多事情容易被遗忘,正如诗人所感受到的那种无力感。诗的后半部分,以“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夏日场景,既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映照,阳光和蝉鸣成为了思念与孤独的背景。
最后两句中,“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通过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仿佛在问世间谁能理解这种深切的情感,令人动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生活、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了了见岐路:表示诗人看清了人生的选择。
- 欲行难负心:内心有了想法,但难以背弃自己的情感。
- 趋时不圆转:随着时间的流逝,却难以回头。
- 自古易湮沉:历史上许多事情都容易被遗忘。
- 日正林方合:正午的阳光照射在树林中,形成美丽的景象。
- 蜩鸣夏已深:蝉声响起,表明夏天的深厚。
- 中郎今远在:提到远方的朋友,表达思念。
- 谁识爨桐音:感慨无人能理解这种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岐路象征人生的抉择。
- 拟人:将时间拟人化,表现其无情。
- 对仗:如“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夏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岐路:象征选择的难题。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 蝉鸣:代表夏天的热烈与孤独。
- 中郎:象征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了了见岐路”意为: A. 明白选择的困难
B. 看到了道路
C. 感到无奈 -
“蜩鸣夏已深”中的蜩指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虫
C. 一种花 -
诗人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故乡
B. 朋友
C. 家人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孤独,而刘得仁的《夏日感怀寄所知》则强调思念的情感与选择的艰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