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寄雍陶》

时间: 2024-12-29 19:00:29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

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月寄雍陶
作者: 刘得仁 〔唐代〕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
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
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明亮的月光下,天地间充满了一种清冷的光辉。我在水边通宵而坐,感受到你(朋友)与我同样的兴致。华美的衣衫上凝结了露珠,树林中静得没有一丝风声。如果能在湘江边见到你,那时的湘江将是如此的空灵和寂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圆明寒魄:指明亮而清冷的月亮。
  • 临水:在水边。
  • 通宵坐:整夜坐着。
  • 华凝衣:华丽的衣服上凝结了露水。
  • 静极:极其安静。
  • 湘江:指湘江,是中国的一条著名河流。

典故解析:

湘江是古代文人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常代表着思乡、离别之情。在此诗中提及湘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月明之夜,诗人流连于水边,心中思念着远方的友人雍陶,借助月光和水的清澈,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和对友谊的追忆。


诗歌鉴赏:

《对月寄雍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月光、流水、衣襟上的露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同时又透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以“寒魄”形象化月亮,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接下来的“临水通宵坐”,则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的孤独,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与月亮和水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情感波动。

“华凝衣有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衣衫上的露珠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软与脆弱,而“静极树无风”则通过描绘自然的宁静,反衬出诗人的心境。最后一句“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湘江的空寂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突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圆明寒魄上:描绘出明亮的月亮,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2. 天地一光中:天地间都被月光照亮,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
  3. 临水通宵坐:表现出诗人在水边独自坐着,思索和感受夜的静谧。
  4. 知君此兴同:诗人想象友人也在同样的心情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5. 华凝衣有露:衣服上沾满露珠,象征着清晨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
  6. 静极树无风:静谧的环境中没有风,营造出一种死寂的感觉。
  7. 若向湘江见:如果能在湘江见到友人,表达出强烈的渴望。
  8. 湘江彻底空:湘江的空灵与诗人的内心呼应,展示出深刻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魄”比喻月亮,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展开,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谊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又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孤独和清冷,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思念相联系。
  • :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思绪,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露珠: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诗人的脆弱情感。
  • :静谧的树木反映出环境的安静,增强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圆明寒魄”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清冷的月亮
    • C. 晴朗的天空
  2. 诗人坐在什么地方?

    • A. 山顶
    • B. 河边
    • C. 林中
  3. “湘江彻底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刘得仁的《对月寄雍陶》和李白的《静夜思》都以月亮为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诗更为直白,而刘得仁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然的景物,表现出更深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