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春望》

时间: 2024-12-29 18:08:03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

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
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白话文翻译:

在乐游原上远望,目光穿透了整个帝都的春光。
这时才意识到这里的繁华,真是让人陶醉。
云雾散开,双阙显得格外美丽,
新柳倒映在九条大街上,显得生机勃勃。
我爱在这里频繁来往,常常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

注释:

  • 乐游原: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通常指的是长安附近的乐游原。
  • 帝都:指的是唐朝的都城长安。
  • 繁华地:繁华的地方,指的是热闹的城市景象。
  • 双阙:指的是长安城的两个重要建筑,象征着城市的繁华。
  • 九衢:指的是长安城的主要街道,象征着城市的繁忙与活力。
  • 逐此身:追逐、享受这一份闲适的生活。

典故解析:

乐游原在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对。诗中提到的“云开双阙丽”与“柳映九衢新”描绘了长安春天的美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繁华景象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绘山水与城市景色为主。

创作背景:

《乐游原春望》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在乐游原游玩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长安的繁华,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他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乐游原春望》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对乐游原及长安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诗的开头以“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引入,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仿佛诗人站在高处,尽览春色。接着“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表达了诗人对繁华地的欣赏,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让人陶醉其中。

诗中“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双阙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柳树倒映在街道上,生机盎然,既有视觉的美感,也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气息。最后一句“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则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情。

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清新,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享受春光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繁华城市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乐游原上望:诗人站在乐游原上,向远处眺望,展现出开阔的视野。
  2. 望尽帝都春:眼前的春天景象尽收眼底,强调春天的美景。
  3. 始觉繁华地:在此时,诗人意识到这里的繁华景象。
  4. 应无不醉人:这种繁华的美景让人陶醉,令人神往。
  5. 云开双阙丽:云雾散去,城市中的双阙显得格外美丽。
  6. 柳映九衢新:柳树倒映在大街上,春意盎然,象征着生机。
  7. 爱此频来往:诗人热爱这样的生活,常常来此游玩。
  8. 多闲逐此身: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追逐内心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安的美景比喻为“繁华地”,形象生动。
  • 对仗:如“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柳树好似有生命般映照着街道,增添了情感的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春天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乐游原:象征着自然与休闲。
  • 帝都:象征着繁华与都市生活。
  • 繁华: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双阙:象征着城市的美丽与荣耀。
  • :象征着春天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乐游原”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附近
    • B) 北京
    • C) 南京
    • D) 杭州
  2. 诗中提到的“双阙”指的是什么?

    • A) 两座山
    • B) 两座建筑
    • C) 两条河
    • D) 两个湖
  3.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厌倦
    • D) 愤怒

答案:

  1. A) 长安附近
  2. B) 两座建筑
  3.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静夜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表现壮丽的景观,意境深远。
  • 李白《静夜思》:更多表现个人情感,注重抒发思乡之情,与《乐游原春望》的闲适气息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