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时间: 2025-01-17 09:12:44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

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

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
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
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白话文翻译:

这间小屋在崇山峻岭中凿成,陡峭的梯子上长满了苔藓。
这里永远没有世俗的事务打扰,偶尔会有高人前来访谈。
在寒冷的冬季,山涧和谷地显得格外宁静,午后的阳光透过烟雾,照耀着四周。
修身养性才能知晓自己所处的境地,而在京城的寺庙中却未曾听到归隐的言语。

注释:

  • :雕凿、开凿。
  • 崔嵬:高峻的山石。
  • 危梯:陡峭的梯子。
  • :苔藓。
  • 尘事:世俗的事务、纷扰。
  • 至人:高人、圣人。
  • 涧谷:山涧和谷地。
  • 烟岚:山间的雾气。
  • 修身:修养身心。
  • 得地:了解自己的处境。
  • 京寺:京城中的寺庙。
  • 未言回:未曾听到归隐回归的言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社会动荡与繁华的背景下,诗人选择远离尘世,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我修养。

诗歌鉴赏: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环境:小屋在崇山峻岭中,陡峭的梯子上覆盖着苔藓,给人一种自然幽静的美感。这里“永无尘事到”,意味着诗人不仅逃避了世俗的纷扰,还在此处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时有至人来”,暗示着诗人虽然远离人群,却仍渴望与高人交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两句中,诗人通过描写冬日的宁静和午后阳光的洒落,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恬静的氛围,表现出隐士的恬淡与安然。

最后两句“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则表达了诗人修身养性、追求自我实现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对京城繁华生活的淡漠与不屑。这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室凿崔嵬:描绘隐居之地的高峻与孤独。
  2. 危梯叠藓苔:表现环境的幽静和自然的侵蚀。
  3. 永无尘事到:表达诗人逃避世俗的决心与宁静的心境。
  4. 时有至人来:暗示隐居生活中仍渴望智慧的交流。
  5. 涧谷冬深静:描绘冬日的宁静,强化环境的清幽。
  6. 烟岚日午开:表现光与影的交错,营造悠然的氛围。
  7. 修身知得地: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明了自己在世的定位。
  8. 京寺未言回:对城市生活的冷漠,表达对隐逸的坚定信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危梯叠藓苔”和“涧谷冬深静”,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如“烟岚”、“苔藓”等,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氛围。
  • 比喻:隐喻修身养性与宁静生活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冷漠,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理想。
  • 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韵味。
  • 烟岚:象征着人世间的迷雾与难以捉摸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刘得仁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至人”指的是?
    A. 世俗之人
    B. 高人、圣人
    C. 隐士

  3. 诗中“永无尘事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世的依恋
    B. 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C. 对山水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贾岛《寻隐者不遇》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但王维的诗中更多展现了秋天的意境与温暖的情感,而刘得仁的诗则更加强调修身养性与对世俗生活的抵抗。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词典》
  • 《唐代诗人刘得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