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归。
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
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
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白话文翻译:
在高堂上只有两次分别,这次分别是为了迎接荣归。
微薄的俸禄却要迎接远道而来的亲友,平时知己很少。
郓郊的秋天,树木都已凋零,鲁寺的夜钟声轻微。
临近腊月,西风吹来,常常会遇到霰雪纷飞。
注释:
- 高堂:指高大的厅堂,这里泛指家中。
- 薄俸:微薄的薪俸。
- 迎亲远:迎接远道而来的亲友。
- 郓郊:指郓城附近的乡郊。
- 鲁寺:指鲁国的寺庙。
- 霰雪:细小的雪粒或冰雹,象征寒冷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得仁,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著称。其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常表达离别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蔡京回东归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与祝福。蔡京因其身世显赫而备受瞩目,刘得仁在此诗中流露出对平日知音难求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蔡京东归迎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刘得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分别的惆怅和对知己的珍惜。诗的开头用“高堂惟两别”表明离别的情境,显得尤为庄重而悲凉,这种情感从一开始便渗透至全诗。接着“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则以自身微薄的俸禄反衬友人身份的显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无奈。在第三句中,郓郊的秋木和鲁寺的夜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迫近。最后“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则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季节的变化,象征着即将到来的寒冷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人情冷暖和时光流转的哲理,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显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堂惟两别:在这个高堂之上,只有这两次别离,强调离别的珍贵。
- 此别是荣归:这一别是为了迎接荣归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
- 薄俸迎亲远:微薄的收入却要迎接远道而来的亲友,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
- 平时知己稀:平时知音难得,突显了离别时的珍惜。
- 郓郊秋木见:郓郊的秋天,树木凋零,暗喻生命的无常。
- 鲁寺夜钟微:鲁寺的夜钟声轻微,渲染出离别时的宁静与孤独。
- 近腊西来日:即将进入腊月,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 多逢霰雪飞:常常会遇到霰雪飞舞,象征着寒冷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薄俸”与“荣归”的对比,突显离别的沉重与友情的珍贵。
- 意象:如“秋木”、“夜钟”、“霰雪”都带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对时间、生命的思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情与离别,表现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堂:象征着家与团聚。
- 薄俸:象征着物质的匮乏。
- 秋木: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夜钟:象征着孤独与寂静。
- 霰雪:象征着寒冷与离别的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薄俸”指的是什么? A. 丰厚的收入
B. 微薄的薪水
C. 赠与的礼物
D. 朋友的馈赠 -
“郓郊秋木见”中的“秋木”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时间的流逝
C. 情感的丰富
D. 友谊的长久 -
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愤怒
C. 离别的惆怅
D. 归来的欢喜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赠汪伦》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侧重于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而刘得仁则更侧重于离别的惆怅与知己的珍惜。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