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周益公》

时间: 2025-01-04 08:09:23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

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

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

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曲归欤浩浩歌,世间无地不风婆。人从贫贱识者少,事向艰难省处多。紫塞将军秋佩印,玉掌学士夜鸣珂。太平宰相不收拾,老死山林无奈何。

白话文翻译:

一曲高亢的歌声在耳边回响,世间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风的低语。能在贫困和卑微中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而遇到困境的人却屡见不鲜。那位紫塞的将军在秋天时佩戴着印章,玉手的学士在夜晚发出响亮的铃声。太平的宰相无所作为,终老于山林,无可奈何。

注释:

  • 归欤:归来;此处指歌声的回响。
  • 浩浩歌:形容歌声宏大,气势磅礴。
  • 风婆:指风的低语或声音,似乎在传达某种信息。
  • 紫塞将军:指边疆的将领,紫色象征尊贵。
  • 佩印:指将军的印章,象征权威。
  • 玉掌学士:指学识渊博的人,通常是指文人。
  • 鸣珂:指佩戴的铃铛声,象征着夜间的安静与思考。
  • 宰相:指国家的高官,治理国家的重任。
  • 无奈何:无可奈何,表示无能为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约1086—1130),字子华,号涧翁,北宋末年词人、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而豪放。他的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与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势衰弱、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个人的无奈,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辞周益公》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描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官员的讽刺和对平民的同情。开头的“一曲归欤浩浩歌”引入了全诗的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接着“世间无地不风婆”则描绘出一种普遍存在的无奈与困惑,表明在社会的动荡中,人人都感受到变化与不安。

通过“紫塞将军秋佩印”和“玉掌学士夜鸣珂”的对比,诗人揭示了权力与知识的无奈,尽管身处高位,但心中仍有无法言说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老死山林无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感。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以及对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曲归欤浩浩歌”:引入高亢的歌声,象征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世间无地不风婆”:描绘社会的普遍风气,暗示人人都在经历动荡。
    • “人从贫贱识者少”:强调在贫困中真正了解人生的人少之又少。
    • “事向艰难省处多”:许多事情都在艰难的环境中显得更加突出。
    • “紫塞将军秋佩印”:象征地位与权力,却仍感孤独。
    • “玉掌学士夜鸣珂”:代表文人的孤独与思索,在夜晚更加明显。
    • “太平宰相不收拾”:讽刺当权者的无作为与失职。
    • “老死山林无奈何”: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与象征:将将军与学士的形象分别象征权力与知识的无奈。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理想的失落,体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个人生命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歌声:象征生活的回响,隐喻内心的挣扎。
  • 风婆:代表无处不在的社会动荡。
  • 将军与学士:象征权力与知识的两种人生选择,最终却都无法逃避命运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曲归欤浩浩歌”中的“归欤”意指: A. 回归 B. 回响 C. 归来 D. 归去

  2. 诗中提到的“紫塞将军”象征: A. 忍耐 B. 权力 C. 富贵 D. 贫贱

  3. “太平宰相不收拾”反映了: A. 社会安宁 B. 官员的无能 C. 人民的富裕 D.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过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刘过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生平及作品有详细介绍。
  • 《古诗文赏析》:包含对古诗的深入分析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