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先外舅墓坐雨用赵景文韵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32:21

卷怀经笥袖名鞭,千载阴何暗结缘。

清似岁寒松独立,健于霜晓鹘争先。

尘埃事与心相避,醉梦人看眼亦鲜。

肯使鸡林浪传去,纷纷吟梓不同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拜先外舅墓坐雨用赵景文韵二首

卷怀经笥袖名鞭,千载阴何暗结缘。
清似岁寒松独立,健于霜晓鹘争先。
尘埃事与心相避,醉梦人看眼亦鲜。
肯使鸡林浪传去,纷纷吟梓不同年。


白话文翻译:

在雨中坐在外舅的墓边,怀念他曾经的风采与名声,千年后的阴影下,何以结下这样的缘分?
清冷如同寒冬中的松树独自挺立,健壮得如同晨霜下的猎鹰争先飞翔。
世间的尘埃与心灵相互避开,醉梦中看到的景象也是如此鲜明。
愿意让鸡林中的声音传递出去,纷纷的吟咏在不同的年代回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卷怀:怀中卷起的东西,指书信或文物。
  • 经笥:经书的匣子,用以保存书卷。
  • 千载:形容时间的悠久。
  • 阴何暗:暗指阴影或不为人知的情感。
  • 岁寒松:比喻孤独坚韧的品格。
  • 健于霜晓鹘:鹘,猛禽,形容力量和速度。
  • 尘埃事:世俗的琐事。
  • 醉梦:沉浸在美好梦境中。
  • 鸡林:意指鸡鸣之地,象征乡土。
  • 吟梓:吟唱的声音,梓指的是梓树,象征故乡的记忆。

典故解析

  • 岁寒松:出自《论语》,常用来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 霜晓:常用来形容寒冷而清新的早晨。
  • 鸡林:在古诗中,鸡鸣常代表乡村和纯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著拜谒外舅墓时,正值雨天,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亲情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思中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外舅的敬仰与怀念。开头通过“卷怀经笥”引入了对名声的思考,暗示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与影响。千载阴影下的缘分,则展现了诗人与外舅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的比喻“清似岁寒松独立”,表现了外舅的坚韧与高洁,诗人在雨中沉思,松树的清冷似乎与他内心的孤独相呼应。
“健于霜晓鹘争先”则将外舅的形象塑造成一个勇敢、强健的人,诗人以此来歌颂亲人的品德与勇气。
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与世俗的尘埃隔绝,醉梦中观察到的却是清晰而美好的景象,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渴望。最后一句“肯使鸡林浪传去”,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记忆与情感传承下去的愿望,展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亲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诗人感叹时间的悠久与外舅的影响,卷怀的含义指向过去的回忆。
  • 第二联:松树与鹘的比喻,分别象征着坚韧与勇敢,展现了外舅的高尚品质。
  • 第三联:心与世俗事物的对立,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 第四联:希望将情感传递,体现了对历史与亲情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寒松”与“霜晓鹘”,生动形象地传达情感。
  • 对仗:如“尘埃事与心相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醉梦中“人看眼亦鲜”,赋予梦境以生命,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亲情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珍视,对亲人品德的赞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清高的品格。
  • :象征勇敢、迅速的特质。
  • 鸡林:象征乡土与根源,传递着乡愁和情感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岁寒松”象征什么?
    A. 灵活
    B. 坚韧
    C. 温暖

  2. 诗人希望通过“鸡林浪传去”传达什么情感?
    A. 忧伤
    B. 亲情
    C. 友情

  3.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比喻

答案

  1. B
  2. B
  3. A、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亲情的思念。
  • 李清照《如梦令》:对往事的追忆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著与杜甫的作品,两者均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时间的思考,但陈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沉浮。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