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暮春)
作者: 李石 〔宋代〕
花飞飞,絮飞飞。
三月江南烟雨时。
楼台春树迷,
双莺儿,双燕儿。
桥北桥南相对啼,
行人犹未归。
白话文翻译
花瓣纷飞,柳絮飘荡。
三月的江南正值烟雨弥漫的时节。
楼台与春树交织在一起,令人迷惑。
双双黄莺儿,双双燕儿。
在桥的北边和南边相互鸣叫,
行人依然没有回来。
注释
- 花飞飞,絮飞飞:此句描绘了春天花瓣和柳絮在空中飞舞的景象,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柔情。
- 三月江南烟雨时:指的是三月的江南地区,常常是阴雨绵绵的季节,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楼台春树迷:楼台与春树交错在一起,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令人感到迷惑。
- 双莺儿,双燕儿:指的是黄莺和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桥北桥南相对啼:描绘了两边的鸟儿在桥的两侧对唱,增添了生动的场景。
- 行人犹未归:表达了对行人的思念和等待,蕴含了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石,字尚志,号石隐,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李石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暮春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李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离别、思念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相思(暮春)》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李石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的意境柔美,情感细腻,通过对花飞、柳絮、黄莺和燕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盎然生机和温柔气息。诗中“花飞飞,絮飞飞”的反复吟唱,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花雨飘摇的梦境之中。
而“三月江南烟雨时”则通过对江南特有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迷离和柔情。接下来的“楼台春树迷”,则让人想象到春日里楼台间的景色,树木和楼台交错,令人感到迷醉。
最后两句通过对燕子和莺歌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双燕儿在桥的两侧相对啼鸣,形成了一种对比,突显出“行人犹未归”的孤寂与等待,流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飞飞,絮飞飞:通过反复的叠词,营造出春天的轻盈与活泼。
- 三月江南烟雨时:设定了时间与地点,描绘了江南春雨的温润。
- 楼台春树迷: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景色令人迷醉。
- 双莺儿,双燕儿: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鸟语花香的景象。
- 桥北桥南相对啼:描绘了鸟儿在两岸相互叫应的场景,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行人犹未归:表达了对行人的思念与等待,情感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人事的情感。
- 对仗:如“花飞飞,絮飞飞”,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与人事的思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柳絮:代表着轻盈与柔情。
- 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楼台:代表着人事的交往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儿有哪两种?
- A) 燕子和鸽子
- B) 黄莺和燕子
- C) 麻雀和黄莺
-
诗的创作背景是哪个季节?
- A) 冬季
- B) 夏季
- C) 春季
-
诗中提到的江南在什么天气下?
- A) 晴天
- B) 烟雨时
- C) 雪天
答案:
- B) 黄莺和燕子
- C) 春季
- B) 烟雨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石的《长相思》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气势,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