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来》
时间: 2025-01-01 14:23: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即来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先去岂长别,後来非久亲。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千里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定知今世士,还是昔时人。
乌用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别离与再聚的无常。诗人感慨道,先前的离别并不意味着长久的分别,而后来相聚也不会再亲密。新坟与旧冢并排而立,就像鱼鳞一样,错落有致。茂陵谁能辨别汉朝的踪迹,骊山又有谁能记得秦朝的辉煌?千里之外的昨天与眼前,最终都化为尘土。可以确定的是,今世的士人,仍然是昔日的那一类人。何必去寻求他人的骨骸,终究也只能埋葬我的身体。
注释
- 先去岂长别:离去的人并不是长久的告别。
- 後来非久亲:再相聚的亲密感也不会持久。
- 新坟将旧冢:新坟与旧冢相互依存。
- 鱼鳞:比喻新旧交错,形状如鱼鳞般排列。
- 茂陵:汉高祖刘邦的墓地。
- 骊山:秦始皇的陵墓,象征历史的沧桑。
- 千里与昨日:远方的距离与过去的时光。
- 定知今世士:可以确认的是,现在的人与过去的人相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即来》创作于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人生哲理的时代。诗人在诗中反映了对生死、别离与重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无奈。
诗歌鉴赏
《即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黄庭坚在诗中通过对离别与重聚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诗的前两句“先去岂长别,后来非久亲”,开篇即以辩证的方式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离别并不意味着永别,而相聚也未必能够恢复昔日的亲密,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使诗歌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比喻“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形象地表达出历史的积淀与交替,展现了古今人物的交错与消逝。诗人在茂陵与骊山的意象中,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令人感到无奈与感慨。
“千里与昨日,一种并成尘”,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结合,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两句“定知今世士,还是昔时人”,则蕴含着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人性的共通与历史的重复,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字句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黄庭坚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去岂长别,後来非久亲。
离开的人并不一定是永别,后来相聚的情感也不会长久。 -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新的坟墓与旧的坟墓交错而立,像鱼鳞一样排列,象征着生死交替。 -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誰能在茂陵辨认出汉朝的痕迹,谁又能在骊山看出秦朝的辉煌。 -
千里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远隔千里的距离与昨日的时光,最终都化为尘土,人生短暂。 -
定知今世士,还是昔时人。
可以确定的是,今世的士人仍然是昔日的那一类人。 -
乌用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何必去寻找他人的遗骨,最终我也只能埋葬在这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坟墓比作鱼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死交替的无常。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突显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渺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死、历史与人性的反思。黄庭坚通过对离别与重聚的思考,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坟与旧冢:象征着生与死的交替,表达对历史的反思。
- 茂陵与骊山:代表着汉朝与秦朝的历史痕迹,强调历史的沧桑。
- 千里与昨日:表现出时间与空间的流逝,象征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的意思是什么? a) 新旧交替,像鱼鳞一样排列
b) 新的坟墓很大
c) 旧坟比新坟更重要 -
诗人提到的茂陵和骊山分别是哪个朝代的陵墓? a) 唐朝和宋朝
b) 汉朝和秦朝
c) 明朝和清朝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历史的辉煌
b) 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c) 追求名利
答案
- a) 新旧交替,像鱼鳞一样排列
- b) 汉朝和秦朝
- b) 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即来》与杜甫的《春望》都在描绘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奈。黄庭坚的诗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替,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遭遇。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