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时间: 2025-01-01 14:48:38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白话文翻译

我的朋友陈师道,抱着独特的门径来扫除尘埃。
晁张为他写荐书,用一箭射中雉鸟。
我听说提拔逸民,因此得到了天下的欢喜。
两位公卿阵势雄壮,这位士人可与之匹敌。

注释

字词注释:

  • 独门:独特的门径或方法,指个人的见解或做法。
  • 扫轨:清扫车辙,象征去除旧事物。
  • 荐书:推荐的书信。
  • 射雉:用箭射中的雉鸟,象征精确与成功。
  • 逸民:隐居的士人,寓意有才之士。
  • 摩垒:比喻与优秀的人物并肩作战。

典故解析:

  • 文中提及的陈师道、晁张等人,均为历史上有名的士人,象征着当时士人的风范与理想。
  • “逸民”一词,源于古代对隐士的称呼,强调文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主张“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诗歌清新俊逸,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矛盾凸显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表达对理想士人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绘,展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与理想追求。前两句描写了陈师道的独特之处,利用“独门扫轨”传达出一种不落俗套、勇于创新的精神。接着转向晁张的荐书,象征着社会中对才能与德行的认可与支持。最后两句则通过“逸民”与“两公”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对人才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示了黄庭坚对士人理想的憧憬和对社会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友陈师道,抱独门扫轨。
    诗人在赞美友人时,强调其独特的见解与清新气质。

  • 晁张作荐书,射雉用一矢。
    晁张为陈师道写荐书,象征着对朋友的支持,射中雉鸟比喻一箭双雕,成功而迅速。

  • 吾闻举逸民,故得天下喜。
    提拔有才能的人,能赢得人心,这反映了士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 两公阵堂堂,此士可摩垒。
    赞扬陈师道的才能与气度,表明他能够与当权者共谋大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射雉”比喻推荐人才的精准。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赞美友人为主旋律,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士人的尊重与向往,体现了士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独门:象征独特的才华与见解。
  • 荐书:代表对人才的认可与支持。
  • 逸民:隐士的理想与追求,象征社会中的高洁之士。
  • 阵堂堂:表明气势与威仪,象征士人的风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门”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门
    • B. 独特的见解
    • C. 一种武器
  2. “射雉用一矢”中的“雉”指的是?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动物
  3. 诗人对“逸民”的态度是?

    • A. 嫉妒
    • B. 向往
    • C. 忽视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均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但黄庭坚更强调个人的独特与清新,苏轼则更侧重于历史与大局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