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碧鸡园六咏·露香亭》
时间: 2025-01-04 10:34: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氏碧鸡园六咏·露香亭 王灼 〔宋代〕
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 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 纤浓各态度,红白争光辉。 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 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
白话文翻译:
在北渚有一位帝子,在洛川有一位宓妃。 池中盛开着十种莲花,这是我平生难得一见的景象。 它们姿态各异,有的纤细,有的浓艳,红白花朵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我来到亭中饮酒,夜深了仍不忍离去。 翁家的人来采摘香气,只爱香气沾满衣裳。 他们怎知清露打湿了荷叶,荷叶上的露珠如同珍珠般晶莹。
注释:
- 北渚:指北方的水边。
- 帝子:古代对帝王的子女的尊称。
- 洛川:指洛水,古代神话中宓妃的居所。
- 宓妃:古代神话中的洛神,相传为伏羲氏之女。
- 纤浓:形容花的形态,纤细与浓艳。
- 态度:此处指花的姿态和风貌。
- 红白:指莲花的花色,红色和白色。
- 香满衣:形容香气浓郁,仿佛沾满了衣裳。
- 清露湿:清晨的露水打湿了物体。
- 圆荷:圆形的荷叶。
- 泻珠玑:形容露珠在荷叶上滚动,如同珍珠般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诗歌传达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王氏碧鸡园中的露香亭所见的美景,特别是池中十种莲花的盛开,以及夜晚留连忘返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莲花、露水和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留恋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氏碧鸡园中露香亭的夜景,特别是池中十种莲花的美丽景象。诗中“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开篇即引入神话色彩,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接着,“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直接点出了莲花的美,以及这种美景的难得一见。后文通过对莲花姿态、颜色的描绘,以及夜晚留连忘返的情感表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的感受。最后两句“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则通过露水和荷叶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开篇引入神话人物,为诗歌增添了神秘色彩。
- 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直接点出莲花的美,以及这种美景的难得一见。
- 纤浓各态度,红白争光辉:通过对莲花姿态和颜色的描绘,展现了莲花的多样性和美丽。
- 我来亭上饮,夜久未忍归: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 翁家采香人,但爱香满衣:通过采香人的行为,侧面描绘了香气的浓郁。
- 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通过露水和荷叶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圆荷泻珠玑”将露珠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如“红白争光辉”将莲花拟人化,赋予了它们竞争的特性。
- 对仗:如“纤浓各态度,红白争光辉”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通过对莲花、露水和夜晚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留恋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美丽和高洁。
- 清露:象征清新和纯洁。
- 圆荷:象征圆满和和谐。
- 珠玑:象征珍贵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渚一帝子,洛川一宓妃”分别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水边和洛水 B. 帝王的子女和宓妃 C. 北方的水边和宓妃 D. 帝王的子女和洛水
-
诗中“池有十种莲,平生所见稀”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莲花种类繁多,难得一见 B. 莲花种类稀少,难得一见 C. 莲花种类繁多,常见 D. 莲花种类稀少,常见
-
诗中“岂知清露湿,圆荷泻珠玑”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但更侧重于梦境和回忆。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描绘了春天的花海,与本诗的莲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王灼的《王氏碧鸡园六咏·露香亭》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但王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苏诗则更侧重于梦境和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多首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