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鄂州张别驾襄阳觐省
苍苍岘亭路,腊月汉阳春。
带雪半山寺,行沙隔水人。
王祥因就宦,莱子不违亲。
正恨殊乡别,千条楚柳新。
白话文翻译:
送别张别驾前往襄阳觐见省长
苍苍的岘亭路上,腊月的汉阳已感到春意。
半山寺上仍带着雪,沙岸上行走的人隔着水面。
王祥因仕宦而成名,莱子则不忘亲情。
我正怨恨与故乡的离别,千条楚地的柳树显得格外新绿。
注释:
- 苍苍:形容遥远而广阔的样子。
- 岘亭:指岘亭山,位于汉阳,是风景名胜。
- 腊月:农历十二月。
- 带雪:指山寺上仍有积雪。
- 王祥:古人因孝顺而被重用的典故。
- 莱子:指莱芜市,典故出自《史记》,强调不忘亲情。
- 楚柳:指楚地的柳树,象征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文,号云溪,生于盛唐,活动于开元、天宝年间。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特别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抒发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送鄂州张别驾襄阳觐省》是一首描写送别的诗,开头以“苍苍岘亭路”描绘出一幅苍茫的自然景象,暗示着送别的凄凉与孤独。接着“腊月汉阳春”展现出季节的变迁,虽然是冬季,但春意却已渐显,给人一种希望与温暖的感觉。
“带雪半山寺,行沙隔水人”则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望。接下来的“王祥因就宦,莱子不违亲”引用历史典故,强调了对亲情与事业的双重追求,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思考与感慨。
最后一句“正恨殊乡别,千条楚柳新”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加浓烈,楚地的新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对友人的祝福,期待其在外的发展与成就。
整首诗在送别的场景中,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现了深厚的友谊与对故乡的思念,既有对人生的感悟,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是一首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苍岘亭路:描绘山路的辽阔,营造出一种孤独的送别氛围。
- 腊月汉阳春:在寒冷的腊月中,春的气息已经隐现,象征着尽管离别,但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 带雪半山寺:山寺上的积雪,表现了寒冷与宁静的对比,使人感受到一丝孤寂。
- 行沙隔水人:行人隔水而行,象征着距离与阻隔,暗示着离别带来的情感隔阂。
- 王祥因就宦,莱子不违亲:引用历史典故,表达对亲情与事业的双重思考。
- 正恨殊乡别,千条楚柳新:以柳树象征思乡之情,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带雪半山寺,行沙隔水人”,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通过王祥和莱子的典故引出情感,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岘亭:象征别离的起点。
- 腊月:暗示冬季的冷清,和离别的悲伤。
- 雪:代表纯洁与宁静,同时也暗示寒冷的孤独。
- 沙:象征人生的流动与不稳定。
- 楚柳:象征思乡的情感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祥”是因为什么而成名的?
- A) 勇敢
- B) 孝顺
- C) 聪明
- D) 富有
-
“苍苍岘亭路”中“苍苍”指的是?
- A) 颜色
- B) 茂盛
- C) 辽阔
- D) 清晰
-
诗中提到的“莱子”强调的是?
- A) 亲情
- B) 事业
- C) 忍耐
- D) 友情
答案:
- B) 孝顺
- C) 辽阔
- A) 亲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是描写送别,但更强调自然景象与人生旅途的壮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本诗相似,探讨友人离别的情感,但更加注重对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