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

时间: 2025-01-19 17:47:52

雨气分千嶂,江声撼万家。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喷薄侵虚阁,低昂泛断槎。

壮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
作者:陆游 〔宋代〕

雨气分千嶂,江声撼万家。
云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喷薄侵虚阁,低昂泛断槎。
壮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白话文翻译:

在雨气弥漫的千山之中,江水的声音震动着万家的屋舍。
乌云翻滚,犹如一整天的墨汁,波浪拍击着半空中的花朵。
江水喷涌而出,侵入了空中的阁楼,低洼的木筏在水面上摇晃。
我怀着壮志豪情,回想起过去的游历,醉意朦胧中准备下三巴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冒雨:在雨中。
  • 千嶂:形容山峦重叠之多。
  • :震动。
  • 万家:形容居住的人家非常多。
  • 云翻:云层翻滚。
  • :形容云色如墨。
  • 浪蹴:波浪拍打。
  • 虚阁:高阁,指楼阁的空中部分。
  • 低昂:高低起伏。
  • :漂浮。
  • 断槎:指破旧的木筏。
  • 壮游:壮志的游历。
  • 三巴: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典故解析:
“乘醉下三巴”提到的“三巴”地区,指的是古代四川一带,陆游曾在此有过游历,表达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壮游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尤其擅长抒情诗与咏史诗,其作品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悲愤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微,陆游心中充满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往昔壮游的怀念。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流露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雨中江涨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激荡与对过往的追忆。首联以“雨气分千嶂,江声撼万家”开篇,描绘出雨中山峦的层峦叠嶂和江水的奔腾,声势浩大,给人以震撼的感受。随着云层的翻滚,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仿佛云墨与江水的波涛都在映射着诗人的壮志豪情。

中间两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壮美的意象,“喷薄侵虚阁,低昂泛断槎”描绘了江水的激荡与木筏的漂浮,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与不确定性。最后一联“壮游思夙昔,乘醉下三巴”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游历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渴望,表现了他内心深处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以豪放激昂的情感为主线,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与细腻的个人情感交织,呈现出一种雄浑而又感伤的艺术效果,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气分千嶂:雨雾弥漫,山峦层次分明。
  2. 江声撼万家:江水的声音震动着万家灯火,表现江水的浩荡与人间的宁静形成对比。
  3. 云翻一天墨:翻滚的乌云如同一整天的墨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阴沉的天气。
  4. 浪蹴半空花:波浪拍打着半空中的花朵,表现了水势的汹涌与生命的脆弱。
  5. 喷薄侵虚阁:水势汹涌,甚至冲击到楼阁的空中,象征着强烈的力量。
  6. 低昂泛断槎:低处的木筏在水面上摇曳,表现出不稳定的状态。
  7. 壮游思夙昔:怀念过去的壮志豪游,体现作者的怀旧情感。
  8. 乘醉下三巴:在醉意中计划前往三巴,表达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墨,形象生动。
  • 拟人:江水的声音如同在撼动人心。
  • 对仗:“喷薄侵虚阁,低昂泛断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诗中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气:象征变化与不安。
  • 江声:代表生命的力量与无常。
  • :象征心情的沉重与压抑。
  • :代表生命中的波动与挑战。
  • :象征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四川
    B. 江苏
    C. 湖北

  2. “云翻一天墨”中“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水
    B. 云的颜色
    C. 江水

  3.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爱国情怀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往事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作品相比,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感慨,但杜甫更倾向于抒发对国家的忧虑。而陆游则在壮丽景色中流露出对过往游历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