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时间: 2025-01-01 15:38:47

秋水娟娟秋露凉,独倚高楼南斗傍。

美人不来花无色,壮士末老鬓有霜。

已办短衣随李广,亦调长鈇食孟尝。

文字无灵笔欲泣,待拟铙歌贡玉堂。

何日烽烟净入荒,我亦拂衣还故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水娟娟秋露凉,独倚高楼南斗傍。
美人不来花无色,壮士末老鬓有霜。
已办短衣随李广,亦调长鈇食孟尝。
文字无灵笔欲泣,待拟铙歌贡玉堂。
何日烽烟净入荒,我亦拂衣还故乡。

白话文翻译

秋水清澈,秋露带着凉意,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仰望南斗星。
美人未曾到来,花朵因此失去了色彩;壮士虽然没有老去,鬓角却已染上了霜白。
我已经准备好短衣,追随李广的英勇,也愿意调制长鈇,来宴请孟尝君。
文字无灵,笔下欲泣,等待拟写铙歌,献给玉堂之上。
何时烽火战烟消散之后,我也可以拂衣归故乡。

注释

  • 娟娟:形容水清澈明亮。
  • 高楼:指高耸的建筑。
  • 南斗:天上的南斗星,常用以指代星空或方向。
  • 美人:指代心中所思的爱慕之人。
  • 壮士末老:壮士虽不老,但鬓已霜白,暗示时光流逝。
  • 李广:汉朝名将,以勇敢著称。
  • 孟尝:孟尝君,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名士,代表风雅之士。
  • 铙歌:古代的一种乐曲,常用于宴会之中。
  • 烽烟:战争的象征,指代战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风惠,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咏物为主,常表现出对家国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外界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秋水》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的清晨,面对清澈的水流和渐凉的秋露,心中涌动的思绪。诗的开头以“秋水娟娟秋露凉”引入,营造出一幅清丽的秋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美人的思念和对壮士老去的感慨,逐渐染上了淡淡的忧伤。诗中提到的“美人不来花无色”,不仅表达了对爱慕之人的渴望,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中“已办短衣随李广,亦调长鈇食孟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寄托了对壮丽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同时,诗人又感叹“文字无灵笔欲泣”,表明在这样的时刻,文字无法真正表达他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以“何日烽烟净入荒,我亦拂衣还故乡”结束,表达了对和平与故乡的渴望,深切而动人。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秋水娟娟秋露凉”,通过描写秋水的清澈与秋露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 第二句:“独倚高楼南斗傍”,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第三、四句:“美人不来花无色,壮士末老鬓有霜”,对比了爱情的缺失与时光的流逝,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第五、六句:“已办短衣随李广,亦调长鈇食孟尝”,提到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追随。
  • 第七、八句:“文字无灵笔欲泣,待拟铙歌贡玉堂”,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渴望与无奈。
  • 最后两句:“何日烽烟净入荒,我亦拂衣还故乡”,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与归乡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水”“秋露”比作诗人情感的象征,暗示宁静与凉意。
  • 对仗:如“美人不来花无色,壮士末老鬓有霜”,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表达文字的“无灵”,赋予文字以情感,强调诗人内心的痛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家国的思虑、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秋水:象征清澈与宁静,代表诗人内心的平静。
  • 南斗:代表高远理想,同时也是一种方向感。
  • 美人:象征着爱情与理想生活的缺失。
  • 壮士:象征着英雄气概与青春的流逝。
  • 烽烟:象征战争与动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斗”指的是哪个方向?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2. “美人不来花无色”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爱情
    C. 友谊
    D. 事业

  3. 诗中“已办短衣随李广”提到的李广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破家亡的感慨,情感深沉。
  • 李白《庐山谣》:表现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展现诗人豪放的个性。

诗词对比

  • 比较《秋水》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对理想的渴望。李白的豪放与郭风惠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介绍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 《唐诗三百首》:经典诗词选集,帮助理解古诗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 郭风惠研究资料:有关郭风惠的生平与作品分析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