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逐客古人先后相,绝它柏翳皆兰陵。
况书旧德优诸子,吕览今编入六经。
白话文翻译:
古人逐客的情景,已经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而别的地方却因柏树的荫蔽而显得荒凉。
更何况那些旧德书籍在诸子百家的中间显得尤为宝贵,
而吕氏春秋的内容如今也被纳入了六经之中。
注释:
- 逐客:指古代对客人的驱逐,通常是指权臣对异己的清除。
- 柏翳:柏树的荫蔽,象征着某种封闭或限制。
- 兰陵:兰陵是古代地名,代表美好之地。
- 旧德:指古时的道德和文化传统。
- 诸子:指诸子百家,古代的各家哲学流派。
- 吕览:即《吕氏春秋》,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
- 六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乐》,是儒家经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升,号雪窗,晚号梅溪,南宋末年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和艺术创作,尤其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质朴,常用典故,表达对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读秦纪七绝》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历史动荡、国家分裂之际,诗人通过古代的典故和文化传承,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化的珍视。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思考。开篇以“逐客”引入,暗示古代权臣对异己的迫害,表明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在“绝它柏翳皆兰陵”中,柏树的荫蔽象征着某种压制,而兰陵则代表着理想的境地,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旧德”和“吕览”,显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经典的尊重,强调这些作品在当代的价值。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中,流露出对文化的珍视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展示了诗人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逐客古人先后相:古人逐客的情景代代相传,暗示历史的延续性。
- 绝它柏翳皆兰陵:柏树的阴影使得其他地方显得荒凉,象征文化压制。
- 况书旧德优诸子:强调古代道德和经典在当今仍具重要性。
- 吕览今编入六经:指出《吕氏春秋》被纳入经典,显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句子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 隐喻:用“柏翳”暗喻文化的压制,用“兰陵”象征理想的文化境地。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与重要性,表达了对古代道德和经典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状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逐客:象征历史的清洗与文化的冲突。
- 柏翳:代表文化的压制与局限。
- 兰陵:象征理想的文化境地和美好未来。
- 旧德:代表古代文化的智慧与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吕览”指的是哪部著作?
- A. 《论语》
- B. 《道德经》
- C. 《吕氏春秋》
- D. 《庄子》
-
“逐客”一词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招待客人
- B. 驱逐异己
- C. 迎接朋友
- D. 保护文化
-
诗中“兰陵”象征什么?
- A. 文化的压制
- B. 理想的文化境地
- C. 历史的延续
-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韩愈《师说》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梅花》相比,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更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思考,而王安石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描写。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但均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