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曾鲁叔有少嫌先从金仙假榻长老作笋供》

时间: 2025-01-01 12:32:16

俗物败佳兴,余非后汝期。

既来迟一见,政恐错相疑。

同访金仙老,因参玉板师。

樽前有馀暇,细读放翁诗。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访曾鲁叔有少嫌先从金仙假榻长老作笋供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俗物败佳兴,余非后汝期。
既来迟一见,政恐错相疑。
同访金仙老,因参玉板师。
樽前有馀暇,细读放翁诗。


白话文翻译:

常见的世俗事物使我失去了兴致,我并不是为了你而来。既然我迟到了,只能一见,恐怕会让你产生怀疑。我们一起拜访金仙老,顺便请教玉板师。在酒樽前有些闲暇,细细阅读放翁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俗物:指世俗的人事,平常琐碎的东西。
  • 佳兴:美好的兴致。
  • 政恐:恐怕。
  • 金仙:这里是指一种道家修道者,象征高人。
  • 玉板师:指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
  • 放翁:指杜甫,自号“杜工部”,他的诗被称为“放翁诗”。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了“金仙”和“玉板”,这些典故源于道教文化,代表着追求道理与智慧的理想。杜甫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其作品在后世影响深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深刻的观察著称。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一个寻访友人的场合,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重逢的欢愉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漠以及对友人的期待与担忧。开头以“俗物败佳兴”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奈与失落,之后转入对友人曾鲁叔的思念。诗人自谦,认为自己到访的时间不合适,生怕朋友对他的到来产生误解,这种细腻的情感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与友人相聚的过程中,诗人选择了“同访金仙老”,体现了对高人智慧的向往与敬重,同时“因参玉板师”又展现了对学问的渴求。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相互交融,形成了诗歌的核心情感。

最后,诗人以“樽前有馀暇,细读放翁诗”结束,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借读杜甫的诗作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诗中有诗,情中有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俗物败佳兴:世俗的琐事破坏了美好的兴致,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
  2. 余非后汝期:我并不是为了你而来的,流露出一种自谦。
  3. 既来迟一见:虽已迟到,仍想见你。
  4. 政恐错相疑:恐怕会让你误会我。
  5. 同访金仙老:与友人一同拜访高人。
  6. 因参玉板师:顺便请教学识渊博的老师。
  7. 樽前有馀暇:在酒樽前有闲暇。
  8. 细读放翁诗:细细阅读杜甫的诗作。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俗物”与后来的“金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追求。
  • 隐喻:将“放翁诗”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高人智慧的向往,以及对诗歌的热爱,表达了在世俗生活中追求高尚情感和知识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俗物:象征世俗琐事,体现对平庸生活的反思。
  • 金仙:象征高人,代表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 玉板师:象征知识和智慧,体现对学问的尊重。
  • 放翁诗:象征文学的魅力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仙”代表什么?
    A. 朋友
    B. 高人
    C. 诗人

  2. 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态度是?
    A. 喜爱
    B. 失望
    C. 无所谓

  3. “细读放翁诗”中的“放翁”是指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戴复古的这首诗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孤独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