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岭》

时间: 2025-01-01 12:44:56

疏凿顺高下,结构横烟霞。

坐啸郡斋肃,玩奇石路斜。

古树浮绿气,高门结朱华。

始见峥嵘状,仰止逾可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凿顺高下,结构横烟霞。
坐啸郡斋肃,玩奇石路斜。
古树浮绿气,高门结朱华。
始见峥嵘状,仰止逾可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岭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在此时的感受。首先,诗中提到山体经过疏凿,顺着高低起伏的地势而建,结构形态如同横亘的烟霞。作者在郡斋中坐着,感受到一种肃静的氛围,欣赏着斜坡上奇特的石头。古老的树木散发着绿色的气息,高大的门楼上绽放着朱红色的花朵。此时,作者终于看到了那峥嵘的山峰,仰望时心生敬仰,赞叹不已。

注释

  • 疏凿:指山体经过开凿,形成了不同的形状。
  • 顺高下:顺应地势的高低起伏。
  • 郡斋:指的是地方官员的书房或书斋。
  • 玩奇石路斜:在斜坡上玩赏奇特的石头。
  • 朱华:指红色的花朵,象征繁华。
  • 峥嵘状:形容山的高耸和险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著作以诗为主,风格以清新、奇特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具有强烈的个性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峥嵘岭》写于孟郊的游山玩水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其带来的感悟。在唐代,士人游历山水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孟郊通过描绘山岭的壮丽,表达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峥嵘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展现了作者对山岭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作者用“疏凿顺高下”描绘出山体的雄伟与变化,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接着,作者在“坐啸郡斋肃”中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思考,表明他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心中也升起了对世事的沉思。

通过“玩奇石路斜”,作者进一步细化了对自然的观察,表现出他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古树和高门的描写,则营造了一个古朴而又生动的自然环境,体现出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一句“始见峥嵘状,仰止逾可嘉”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巍峨山峰的仰慕与敬畏,也隐含着一种人生哲学:对于自然的崇敬,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疏凿顺高下:构筑山体的过程,既是对自然的改造,也是对自然的顺应。
  2. 结构横烟霞:山体的形态与云雾的缭绕相结合,表现出自然的美妙。
  3. 坐啸郡斋肃:身处宁静的书斋中,内心感受到庄重与肃穆。
  4. 玩奇石路斜:在斜坡上游玩,细致观察自然奇观。
  5. 古树浮绿气:古老的树木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6. 高门结朱华:高大的门楼上绽放的红花,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7. 始见峥嵘状:初次看到山的险峻景象,心中产生敬仰之情。
  8. 仰止逾可嘉:对山峦的仰望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崇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体和烟霞进行比喻,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如“疏凿顺高下,结构横烟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古树和高门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自然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在自然面前的人生思考。它表现了孟郊对山岭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感悟,反映出一种追求真理和理想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古树: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历史的积淀。
  • 朱华: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烟霞: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门结朱华”指的是什么?

    • A. 高大的门楼上盛开的红花
    • B. 山顶上的雪
    • C. 古老的树
  2. “疏凿顺高下”中“疏凿”指的是什么?

    • A. 开凿山体
    • B. 种植植物
    • C. 建造房屋
  3.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崇敬与赞美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 崔颢《黄鹤楼》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孟郊的《峥嵘岭》均以山水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多强调视野的开阔与壮丽,后者则注重细节的描绘与内心的感受。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视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