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甑初炊早稻鲜,传呼与觅卖鱼船。可怜弹铗竟成恨,空对筠篮翠柳穿。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炊烟刚刚升起,新鲜的早稻香气扑鼻,呼唤着寻找卖鱼的船只。可惜弹剑的愿望最终成了遗憾,只能空对着装满翠绿柳枝的竹篮。
注释:
- 晓甑:清晨的炊具。
- 初炊:刚刚开始做饭。
- 早稻鲜:新鲜的早稻。
- 传呼:大声呼唤。
- 觅:寻找。
- 卖鱼船:卖鱼的船只。
- 可怜:可惜。
- 弹铗:弹剑,指有志难伸。
- 竟成恨:最终成了遗憾。
- 空对:只能对着。
- 筠篮:竹篮。
- 翠柳穿:装满翠绿柳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曲江道中旅行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田园景象,通过“早稻鲜”和“卖鱼船”的描写,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田园生活。然而,“弹铗竟成恨”一句,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奈,可能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田园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鲜的早稻和卖鱼的船只,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遗憾和无奈,这种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诗中的“弹铗竟成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有志难伸的苦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甑初炊早稻鲜:清晨的炊具刚刚开始做饭,新鲜的早稻香气扑鼻。
- 传呼与觅卖鱼船:大声呼唤着寻找卖鱼的船只。
- 可怜弹铗竟成恨:可惜弹剑的愿望最终成了遗憾。
- 空对筠篮翠柳穿:只能空对着装满翠绿柳枝的竹篮。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早稻鲜”和“卖鱼船”的生机勃勃与“弹铗竟成恨”的遗憾无奈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典故:“弹铗”出自《战国策》,比喻有志难伸,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田园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同时通过“弹铗竟成恨”的表达,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早稻鲜: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卖鱼船: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 弹铗:象征着有志难伸的苦闷。
- 筠篮翠柳穿: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晓甑”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炊具 B. 清晨的灯笼 C. 清晨的窗户 D. 清晨的钟声
-
“弹铗竟成恨”中的“弹铗”出自哪个典故? A. 《史记》 B. 《战国策》 C. 《左传》 D. 《论语》
-
诗中的“筠篮翠柳穿”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B. 人生的苦难和挣扎 C. 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D. 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曲江道中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人的作品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