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题村叟屋壁》

时间: 2025-01-01 16:16:35

数叠烟林散翠鬟,莫嫌此地少青山。

酒逢社日添酬应,花到开时费往还。

松老大,竹平安,柴门虽设不曾关。

旁人方讶茅斋窄,鹤栅蜂房割半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题村叟屋壁 袁黄 〔明代〕

数叠烟林散翠鬟,莫嫌此地少青山。 酒逢社日添酬应,花到开时费往还。 松老大,竹平安,柴门虽设不曾关。 旁人方讶茅斋窄,鹤栅蜂房割半间。

白话文翻译

几层烟雾缭绕的树林散发出翠绿的光彩,不要嫌弃这里缺少青山。 在社日饮酒时增添了应酬,花儿开放时花费了往返的时间。 松树已经苍老,竹子依旧平安,柴门虽然设置了却不曾关闭。 旁人惊讶于茅屋的狭窄,却不知这是鹤栅和蜂房的半间。

注释

  • 数叠烟林散翠鬟:数叠,几层;烟林,烟雾缭绕的树林;翠鬟,翠绿的光彩。
  • 莫嫌此地少青山:不要嫌弃这里缺少青山。
  • 酒逢社日添酬应: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添酬应,增添了应酬。
  • 花到开时费往还:花儿开放时花费了往返的时间。
  • 松老大,竹平安:松树已经苍老,竹子依旧平安。
  • 柴门虽设不曾关: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虽设,虽然设置了;不曾关,不曾关闭。
  • 旁人方讶茅斋窄:旁人,其他人;方讶,惊讶;茅斋,茅屋。
  • 鹤栅蜂房割半间:鹤栅,养鹤的栅栏;蜂房,养蜂的蜂房;割半间,分出半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黄(1533-1606),字坤仪,号了凡,明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哲学、教育、文学等领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村叟的简朴生活,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村叟的居所和生活情景,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数叠烟林散翠鬟”和“莫嫌此地少青山”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而“酒逢社日添酬应”和“花到开时费往还”则反映了村叟的日常生活,展现了简朴而充实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旁人方讶茅斋窄,鹤栅蜂房割半间”则巧妙地表达了村叟生活的独特和自足,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数叠烟林散翠鬟:通过“数叠”和“散翠鬟”描绘了烟雾缭绕的树林,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2. 莫嫌此地少青山:用“莫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即使缺少青山也不影响其美丽。
  3. 酒逢社日添酬应:通过“酒逢社日”反映了村叟的社交生活,增添了应酬的乐趣。
  4. 花到开时费往还:用“花到开时”描绘了花儿的开放,花费了往返的时间,展现了生活的充实。
  5. 松老大,竹平安:通过“松老大”和“竹平安”对比了松树的苍老和竹子的平安,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
  6. 柴门虽设不曾关:用“柴门虽设不曾关”表达了村叟的开放和自由,不受拘束。
  7. 旁人方讶茅斋窄:通过“旁人方讶”表达了旁人对茅屋狭窄的惊讶,而村叟却自得其乐。
  8. 鹤栅蜂房割半间:用“鹤栅蜂房割半间”巧妙地表达了村叟生活的独特和自足,体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数叠烟林散翠鬟”中的“散翠鬟”比喻烟林的翠绿光彩。
  • 对仗:“松老大,竹平安”中的“松老”和“竹平”形成对仗,展现了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村叟的居所和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赏和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林:烟雾缭绕的树林,象征自然的美。
  • 青山:象征自然的恒常和美丽。
  • 社日:象征社交和节日的欢乐。
  • :象征生命的美丽和短暂。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坚韧。
  • :象征平安和恒常。
  • 柴门:象征简朴和自由。
  • 茅斋:象征简朴和自足。
  • 鹤栅蜂房:象征独特和自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数叠烟林散翠鬟”中的“散翠鬟”比喻什么? A. 烟林的翠绿光彩 B. 烟林的形状 C. 烟林的声音 D. 烟林的气味

  2. 诗中“酒逢社日添酬应”中的“社日”指的是什么? A. 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B. 春天的节日 C. 秋天的节日 D. 冬天的节日

  3. 诗中“旁人方讶茅斋窄”中的“茅斋”指的是什么? A. 茅屋 B. 茅草 C. 茅草堆 D. 茅草地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鹧鸪天·题村叟屋壁》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袁黄的《鹧鸪天·题村叟屋壁》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陶渊明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袁黄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自足和自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袁黄诗集》
  • 《明代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