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

时间: 2025-01-17 09:59:56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金色的笼头配上青骢马,白玉制成的马鞍,长鞭在紫陌上挥舞,野外的游盘。 早晨向东驱驰,尘土不断飞扬,傍晚到达河源,太阳还未落下。 汗水和血液随着边地的艰苦,蹄子受伤也不怕陇阴的寒冷。 如果你能在长城的窟窿里畅饮,那就告诉你,天山的行路是多么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络:金色的笼头。
  • 青骢:青白色的马。
  • 白玉鞍:用白玉制成的马鞍。
  • 紫陌:古代指京城的道路。
  • 野游盘:野外游玩的盘旋。
  • 东道:向东的道路。
  • 河源:河流的源头。
  • 汗血:指马的汗水和血液。
  • 边地:边疆地区。
  • 蹄伤:马蹄受伤。
  • 不惮:不怕。
  • 陇阴:陇山的北面,指寒冷的地方。
  • 长城窟:长城的洞穴。
  • 天山:指新疆的天山山脉。

典故解析:

  • 长城窟:长城的洞穴,可能指长城的防御工事或士兵休息的地方。
  • 天山行路难:指天山地区的行路艰难,可能是指军事行动或旅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楚,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次边疆的军事行动或旅行,反映了边疆的艰苦和行路的困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次边疆的军事行动或旅行,反映了边疆的艰苦和行路的困难。诗人通过描绘马的辛苦和行路的艰难,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装备精良的战马在边疆的艰苦环境中行进的情景,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坚韧和不屈精神。诗中的“金络青骢白玉鞍”描绘了马的华丽装备,而“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则突出了马的辛苦和坚韧。最后两句“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络青骢白玉鞍:描绘了马的华丽装备,金色的笼头,青白色的马,白玉制成的马鞍,显示出马的高贵和战士的威严。
  2. 长鞭紫陌野游盘:长鞭在紫陌上挥舞,野外的游盘,描绘了马在野外自由奔跑的情景。
  3.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早晨向东驱驰,尘土不断飞扬,傍晚到达河源,太阳还未落下,描绘了马的长途跋涉和行路的艰辛。
  4.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汗水和血液随着边地的艰苦,蹄子受伤也不怕陇阴的寒冷,突出了马的辛苦和坚韧。
  5.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如果你能在长城的窟窿里畅饮,那就告诉你,天山的行路是多么艰难,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金络青骢白玉鞍”中的“金络”和“白玉鞍”比喻马的华丽装备。
  • 拟人:“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中的“汗血”和“蹄伤”拟人化地描述了马的辛苦和坚韧。
  • 对仗:“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中的“朝驱”和“暮到”,“东道”和“河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马的辛苦和行路的艰难,诗人展现了边疆战士的坚韧和不屈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边疆的艰苦和行路的困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络:金色的笼头,象征马的高贵和战士的威严。
  • 青骢:青白色的马,象征马的美丽和战士的英勇。
  • 白玉鞍:用白玉制成的马鞍,象征马的华丽装备和战士的威严。
  • 汗血:马的汗水和血液,象征马的辛苦和坚韧。
  • 蹄伤:马蹄受伤,象征马的辛苦和坚韧。
  • 长城窟:长城的洞穴,象征边疆的防御工事和战士的休息地。
  • 天山:新疆的天山山脉,象征边疆的艰苦和行路的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络青骢白玉鞍”描绘了什么? A. 马的华丽装备 B. 战士的威严 C. 边疆的艰苦 D. 行路的困难

  2. 诗中的“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表达了什么? A. 马的辛苦和坚韧 B. 战士的威严 C. 边疆的艰苦 D. 行路的困难

  3. 诗中的“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表达了什么? A. 马的辛苦和坚韧 B. 战士的威严 C. 边疆的艰苦 D. 行路的困难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疆的艰苦和战士的坚韧。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边疆的壮丽和战士的英勇。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与万楚的《骢马》:两者都描绘了边疆的艰苦和战士的坚韧,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战士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万楚的《骢马》:两者都描绘了边疆的壮丽和战士的英勇,但王之涣的诗更多地表达了登高望远的视角和对边疆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万楚的《骢马》和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 《中国古代边塞诗研究》:专门研究古代边塞诗的著作,对理解万楚的《骢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