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独步为昌仲叔赋》
时间: 2025-01-17 10:2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觑破浮名不可凭,
眼前何事足垂膺。
兴来欲寄瓢为斝,
老去无烦枝倩藤。
盈几诗书堪尚友,
偶群虚浪岂良朋。
悠然独对闲中趣,
日隐蓬窗懒逐蝇。
白话文翻译:
透视那些虚浮的名声是无法依靠的,
眼前的事情有什么值得感动的呢?
兴致来了想把瓢寄作酒器,
老去后无烦恼只愿依偎藤蔓。
案上满是诗书可以交友,
偶尔与一些虚无飘渺的朋友何必在意?
悠然自得独自面对闲适的乐趣,
日落在蓬窗后懒得去驱赶苍蝇。
注释:
- 觑破:看透、看破。
- 浮名:虚浮的名声。
- 垂膺:感动、怀念。
- 瓢:一种盛酒的器皿。
- 斝:古代的一种酒器。
- 倩藤:美丽的藤蔓。
- 盈几:满案。
- 尚友:交友。
- 虚浪:虚无缥缈的朋友。
- 悠然:安闲自在。
- 蓬窗:用蓬草制成的窗子。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瓢”和“斝”作为古代酒器的提及,反映了古人对饮酒的讲究和文化。诗中表达的对名声的看淡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契合了文人追求自我修养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奕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为主,风格淡雅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多追求个人修养和内心的宁静。李奕茂可能在经历生活的浮沉后,逐渐看透名利,倾向于享受生活的宁静与诗书的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首句“觑破浮名不可凭”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虚名的看法,认为这些浮夸的名声不可依赖,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接下来的“眼前何事足垂膺”,似乎在质疑生活中真正值得感动的事情,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冷静观察。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提到“兴来欲寄瓢为斝”,在此处,诗人流露出对饮酒作乐的向往,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追求;而“老去无烦枝倩藤”则呈现了一种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憧憬,寓意着希望在老去时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
“盈几诗书堪尚友”透露出诗人对知识的重视,诗书成为交友的基础,而“偶群虚浪岂良朋”,则表达了对那些不实朋友的轻视。最后两句描绘了悠然自得的场景,诗人在蓬窗下懒得去追逐那些琐事,体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完美地诠释了诗人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觑破浮名不可凭:看透那些虚浮的名声是无法依靠的。
- 眼前何事足垂膺:眼前有什么事情值得我感动呢?
- 兴来欲寄瓢为斝:兴致来了想把瓢用作酒器。
- 老去无烦枝倩藤:老去后希望无烦恼,只愿依偎在藤蔓下。
- 盈几诗书堪尚友:案上满是诗书,交朋友是可以的。
- 偶群虚浪岂良朋:偶尔与一些虚无飘渺的朋友何必在意?
- 悠然独对闲中趣:悠然自得独自面对闲适的乐趣。
- 日隐蓬窗懒逐蝇:日落在蓬窗后懒得去驱赶苍蝇。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瓢为斝”形象地表达饮酒的乐趣。
- 对仗:如“盈几诗书堪尚友”和“偶群虚浪岂良朋”,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表现对虚名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浮名的否定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表达了李奕茂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名:象征虚幻的名声,体现了诗人的清醒与理智。
- 瓢与斝: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情感的寄托。
- 诗书:象征知识和交往的基础。
- 蓬窗:象征闲适宁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名声
B. 虚假的名声
C. 朋友的名字
D. 风景的名称 -
诗人希望老去后能做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依偎在藤蔓下
C. 结交更多朋友
D. 追逐浮名 -
“盈几诗书堪尚友”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不喜欢交朋友
B. 诗人重视知识和交友
C. 诗人认为朋友都是虚幻的
D. 诗人只喜欢饮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诗人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名利的看淡与对自然、闲适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奕茂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