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中题壁 武元衡 〔唐代〕
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 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 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 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
白话文翻译:
在柏台任职的岁月还不算长,但我的头发却突然变得花白。 没有什么事情能对明智的君主有所帮助,我也没有心思去玩弄法律条文。 麻雀的叫声让我忧愁即将到来的雪和冰雹,大雁的思念让我怨恨关隘和桥梁的阻隔。 我将会脱下官帽和官服,回到我那长满美丽草木的故乡。
注释:
- 柏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作者任职的地方。
- 蓬鬓:形容头发蓬乱,此处指头发变白。
- 裨:增益,帮助。
- 明主:明智的君主。
- 宪章:法律条文。
- 霰雪:小冰粒和雪。
- 鸿思:大雁的思念,比喻远方的思念。
- 关梁:关隘和桥梁,比喻阻碍。
-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职。
- 故山:故乡。
- 瑶草:美丽的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台中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透露出一种想要脱离官场,回归自然和故乡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故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压力和无奈。“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场政治的失望和对法律条文的冷漠。后两句“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则是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到故乡,享受自然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作者在柏台任职的时间还不长,但头发却突然变白,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压力和作者的无奈。
- “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作者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能对明智的君主有所帮助,也没有心思去玩弄法律条文,表达了对官场政治的失望。
- “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麻雀的叫声让作者忧愁即将到来的雪和冰雹,大雁的思念让作者怨恨关隘和桥梁的阻隔,表达了对自然和远方的思念。
- “会脱簪缨去,故山瑶草芳”:作者希望能够脱下官帽和官服,回到故乡,享受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故乡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愿望。
- 拟人:将麻雀和大雁的叫声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柏台:象征官场。
- 蓬鬓: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官场的压力。
- 霰雪:象征困难和挑战。
- 鸿思:象征远方的思念。
- 故山瑶草:象征故乡和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柏台”指的是什么? A. 官署名 B. 山名 C. 人名 D. 书名
- 诗中“蓬鬓忽苍苍”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喜爱 C. 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D. 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会脱簪缨去”表达了什么? A. 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D. 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武元衡的《台中题壁》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武元衡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武元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