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意 武元衡 〔唐代〕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白话文翻译:
蜀国的春天和秋天,岷江日夜不停地流淌。 江水波涛向东连接大海,绵延万里直达扬州。 打开门面对淮甸,楚地的风俗充满了欢乐的宴会。 舞榭上金色的阶梯,歌楼面对着白云。 游子还未说归期,池塘上的月亮如同白练。
注释:
- 蜀国:指今四川省一带。
- 岷江: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四川盆地。
- 长波:指江水的波涛。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地区。
- 楚俗:指古代楚国的风俗习惯。
- 舞榭:供舞蹈表演的台榭。
- 黄金梯:形容阶梯华丽,如同黄金制成。
- 歌楼:供歌唱表演的楼阁。
- 荡子:指游子,即在外游历的人。
- 池塘月如练:形容月光如白练般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和楚地的风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岷江、淮甸、舞榭、歌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游子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蜀地的春与秋为背景,通过岷江的朝夕流淌,描绘了江水的壮阔和绵延。诗中“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一句,不仅展现了江水的辽阔,也隐喻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后文通过对淮甸风俗的描绘,以及舞榭、歌楼的华丽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最后,“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一句,以月亮的明亮象征游子的归期未定,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唐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 描绘蜀地的春秋景色,岷江日夜不停地流淌。
- “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 江水波涛向东连接大海,绵延万里直达扬州,展现了江水的辽阔和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 “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 —— 打开门面对淮甸,楚地的风俗充满了欢乐的宴会,描绘了楚地的风俗。
- “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 —— 舞榭上金色的阶梯,歌楼面对着白云,描绘了舞榭和歌楼的华丽景象。
- “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 游子还未说归期,池塘上的月亮如同白练,以月亮的明亮象征游子的归期未定,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池塘月如练”中,将月光比喻为白练,形象生动。
- 拟人:“岷江朝夕流”中,将岷江拟人化,赋予其日夜不停流淌的特性。
- 对仗:“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中,通过“黄金梯”与“白云面”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蜀地自然风光和楚地风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游子的期盼,以及对远方和归期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岷江:象征着蜀地的自然风光和江水的壮阔。
- 淮甸:象征着楚地的风俗和欢乐的宴会。
- 舞榭、歌楼:象征着楚地的文化和艺术。
- 月亮:象征着游子的归期和诗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岷江朝夕流”中的“岷江”是指哪条江? A. 长江 B. 黄河 C. 岷江 D. 淮河
- 诗中“长波东接海”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江水向东流 B. 江水连接大海 C. 江水流向扬州 D. 江水流向蜀国
- 诗中“荡子未言归”一句中的“荡子”指的是什么? A. 游子 B. 舞者 C. 歌者 D. 诗人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蜀地的春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武元衡的《古意》:两者都描绘了蜀地的景色,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优秀诗作,包括武元衡的《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