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
紫粉笔含尖火焰,
红胭脂染小莲花。
芳情乡思知多少,
恼得山僧悔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红辛夷花的美丽,前两句形容花朵的色彩如同火焰和胭脂,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情感引发的乡愁与对出家生活的悔恨。
注释:
- 紫粉:指一种紫色的花粉,形容花朵的颜色。
- 尖火焰:比喻花色鲜艳,像火焰一样明亮。
- 红胭脂:形容花朵的红色,像胭脂一样鲜艳。
- 小莲花:指辛夷花的形状,形似莲花。
- 芳情乡思:指对故乡的思念与花的芳香情感。
- 山僧:指在山中修行的僧人,暗指诗人的身份。
- 悔出家:表达出家的选择带来的内心挣扎与后悔。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唐代是一个崇尚诗歌和佛教文化的时代,诗人通过花的美丽引发对生活和内心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主要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倡导诗歌的社会功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在灵隐寺游玩时,受红辛夷花的启发,感受到花朵的美丽和内心的悔恨。诗中表达了他对出家生活的深思和对人世间情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辛夷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首句“紫粉笔含尖火焰”运用生动的比喻,让人仿佛看到了花朵的绚丽色彩,火焰般的热情与活力。接下来的“红胭脂染小莲花”,则进一步强化了花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美感。通过花的描写,诗人引入了“芳情乡思知多少”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思念。最后一句“恼得山僧悔出家”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在美丽的花景中感受到出家生活的枯燥与对人世间美好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深刻的内心挣扎与悔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更透视了人性与情感的复杂,充分体现了白居易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粉笔含尖火焰:描绘花色鲜艳如火焰,表现出花的生命力。
- 红胭脂染小莲花:进一步形容花的美丽,采用了色彩的对比,增强视觉印象。
- 芳情乡思知多少: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表明诗人感情的复杂性。
- 恼得山僧悔出家:表达对出家选择的反思与后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颜色比作火焰和胭脂,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通过“恼得”表达花的情感,赋予自然以人性特征。
- 对仗:诗句之间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冲突,表达了对出家生活的悔恨与对世俗情感的向往,展现出唐代文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辛夷花:象征美丽与短暂,反映世间事物的无常。
- 火焰:象征热情与生命力,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胭脂:象征美丽与女性气质,暗示世俗的迷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粉笔含尖火焰”中的“紫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颜色
c) 一种粉末 -
诗人对出家生活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后悔
c) 无所谓 -
诗中“红胭脂染小莲花”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花的颜色
b) 自然的景象
c) 人的情感
答案:
- a) 一种花
- b) 后悔
- a) 花的颜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白居易和李白的诗歌风格有所不同,白居易的诗歌关注民生与自然,情感真挚;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个性表达。两位诗人在描写花的美丽时,白居易通过细腻的观察引发对人生的深思,而李白则可能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和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
-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