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理二首》
时间: 2025-01-01 13:5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达理二首》
何物壮不老,何时穷不通。
如彼音与律,宛转旋为宫。
我命独何薄,多悴而少丰。
当壮已先衰,暂泰还长穷。
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
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
懵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
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
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
百骸是己物,尚不能为主。
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
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命运和宇宙万物的思考。诗人提出,世间万物皆有其壮丽与衰老,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同时,命运也总是充满变数,难以捉摸。就像音乐和律动一样,在变化中保持和谐。诗人自感命薄,处于困境,虽然年轻却已感到衰老,虽暂时安逸却又无法长久。面对命运的无奈,诗人选择顺其自然,心境如同空虚的空间。人与自然的关系复杂而微妙,许多变化皆在无形中发生,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最后,诗人提到要养成浩然之气,借此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注释
- 壮不老:壮丽而不衰老的事物,象征永恒。
- 音与律: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象征生命的和谐。
- 委顺:顺从,放任自流。
- 浩然:浩然正气,指大气磅礴的精神状态。
- 懵然与化俱:指迷茫与变化共存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特别关注民生与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达理二首》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时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悟,以及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达理二首》通过对生命和命运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接受。诗中提到“何物壮不老”,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事物变化的共鸣,诗人用音乐的比喻强调生命的和谐与变化,体现了他对自然法则的顺应。白居易以个人命运的无奈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与接受,透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哲学态度。
诗中提到的“懵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描绘了人在自然变化面前的无力与迷茫,暗示着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最后两句提到“唯当养浩然”,是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强调培养内心的正气与力量,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悲观中蕴含着一种坚定的信念,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物壮不老,何时穷不通:提问,强调世间万物皆有衰老和困境。
- 如彼音与律,宛转旋为宫:将生命比作音乐,强调内在的和谐。
- 我命独何薄,多悴而少丰:表露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生命的贫瘠。
- 当壮已先衰,暂泰还长穷:年轻时就感到衰弱,短暂的安逸后又陷入困境。
- 我无奈命何,委顺以待终:对命运的无力感,选择顺其自然。
- 命无奈我何,方寸如虚空:命运无法左右,内心空虚无物。
- 懵然与化俱,混然与俗同:人与世俗的迷茫与融合。
- 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质疑谁能忍受内心的煎熬。
- 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生命变化的无常,意象生动。
- 或柳生肘间,或男变为女: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与变迁。
- 鸟兽及水木,本不与民伍:自然与人类的隔阂。
- 胡然生变迁,不待死归土:变化无常,不必等到死亡。
- 百骸是己物,尚不能为主:身体虽为己有,却无法掌控。
- 况彼时命间,倚伏何足数:命运的变化难以计算。
- 时来不可遏,命去焉能取:时机的到来不可阻止,命运的离去无从掌握。
- 唯当养浩然,吾闻达人语:提倡培养浩然之气,寻求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音乐,深化了生命的哲学意味。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命运以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捉摸,传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同时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浩然正气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音与律:象征生命的和谐与秩序。
- 泉: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变化。
- 鸟兽、水木:代表自然界的生灵,与人类的关系。
- 浩然之气:象征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达理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
诗中提到“何物壮不老,何时穷不通”的意思是什么? A. 生命永恒
B. 万物皆有衰老与困境
C. 只有人类有命运 -
诗中提到的“浩然之气”是指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自然的风景
C. 个人的财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白居易与李白的作品,两者在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白居易更具现实关怀,而李白则多表现出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