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桥上纳凉》

时间: 2024-12-29 17:02:13

荷叶迎风听,荷花过雨看。

移床桥上坐,堕我镜中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七月十四日雨後,毗陵郡圃荷桥上纳凉
作者: 杨万里

荷叶迎风听,荷花过雨看。
移床桥上坐,堕我镜中寒。


白话文翻译:

在七月十四日的雨后,坐在毗陵的荷花桥上,微风吹拂着荷叶,仿佛在倾听着什么;雨水过后,荷花显得更加娇艳动人。我把床移到桥上坐下,映入水中的倒影,竟让我感到一丝寒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迎风听:荷叶在风中摇摆,似乎在倾听风声。
  • 过雨看:经历了雨水洗礼的荷花,显得格外美丽。
  • 移床:将床铺移到桥上,享受凉爽。
  • :倒影,字面意思是“落入”,这里指的是映入水中的影像。
  • 镜中寒:水面如镜,倒影的寒意。

典故解析:

  • 荷花:象征高洁和美好,常被用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理想。
  • :在炎热的夏季,诗人通过选择在桥上纳凉,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毗陵任职之时。诗中描绘的夏日雨后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夏日雨后场景。诗人站在荷桥上,身处自然之中,细腻地观察着荷叶和荷花的变化,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开篇以“荷叶迎风听”引入,生动展示了夏日微风中,荷叶轻轻摇曳的情景,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荷花过雨看”,则通过雨后荷花的娇艳,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热爱。

后两句“移床桥上坐,堕我镜中寒”,则将诗人自身的感受融入到自然景物中,通过镜面般的湖水映照出自己的倒影,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寒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情深意切,体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荷叶迎风听:描绘荷叶在风中轻轻摆动,似乎在倾听自然的声音,表现自然的灵动。
  2. 荷花过雨看:雨后的荷花显得更加娇美,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3. 移床桥上坐:诗人将床移到桥上,暗示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4. 堕我镜中寒:倒影在水中,给人带来一丝寒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荷叶、荷花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使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使用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生命和生机,传达出自然的清新。
  • 荷花:美丽、高洁的象征,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 :象征自由和变幻,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象征反思和内心,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荷叶迎风听”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荷花在阳光下
    B. 荷叶在风中摇摆
    C. 湖水波动

  2. 诗人将床移到哪里享受凉风? A. 树下
    B. 桥上
    C. 家中

  3. “堕我镜中寒”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A. 镜子
    B. 水面
    C. 玻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强调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呈现出不同的视角,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宋诗词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杨万里及其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