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

时间: 2025-01-01 18:22:46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

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

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意思解释

送友人(一作送友人南游)

作者:李端 〔唐代〕

原文展示: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
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
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白话文翻译:

听说湘川的道路上,每年都有很多古老的树木。
夜晚在巫峡,猿猴啼叫,月光照耀着洞庭湖的波浪。
人们在海的尽头离去,孤独的雁儿飞过城市。
青山的景色各自不同,来往的朋友却都在耽搁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川:指湘江和川江,是湖南省的主要水系。
  • 古木:指历史悠久的大树,象征着岁月和时间。
  •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用来渲染夜晚的孤寂。
  • 巫峡:地名,位于长江三峡之一,风景秀丽。
  • 洞庭波:指洞庭湖的水波,象征着宽广和深邃。
  • 穷海:指海的尽头,暗示离别的无奈。
  • 孤城:孤独的城市,象征着离别后孤独的心情。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和永恒的风景。

典故解析:

  • 湘江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地理标志,象征着故乡的深情。
  • 猿啼:常在古诗中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与孤独的情绪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友谊为主题,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朋友即将南游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李端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湘川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未来的惆怅。开头两句“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以耳闻的方式引入湘川的美丽,古木的繁茂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时间的积淀。接着“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描绘了夜晚的孤寂,猿声啼叫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而月光照耀的洞庭湖则为这一切增添了一层梦幻的色彩。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一句,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因地理而产生的距离,孤雁飞过孤城,隐喻着友人即将远行的孤独。最后一句“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尽管青山的风景各有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终究是时间的蹉跎。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渗透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说湘川路,年年古木多。

    • 听说湘江和川江的路上,每年都有很多古老的树木。
    • 表达对湘川的向往与美好印象。
  2. 猿啼巫峡夜,月照洞庭波。

    • 夜晚在巫峡传来猿猴的啼叫,月光照耀着洞庭湖的波浪。
    • 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对比,渲染孤独的氛围。
  3. 穷海人还去,孤城雁与过。

    • 离去的人在海的尽头,孤独的雁儿飞过城市。
    • 反映友人远行后的孤独感。
  4. 青山不同赏,来往自蹉跎。

    • 青山的景色各自不同,但来往的朋友却在时间中耽搁。
    • 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珍贵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不同赏”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景色的不同。
  • 拟人:如“猿啼”赋予猿猴以人类的情感,与孤独的氛围相呼应。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体现了唐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景与表达离愁,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时光的无情,传达出一种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感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川:象征自然美与故乡情。
  • 猿啼:象征孤独与离别。
  • 月照:象征希望与美好的回忆。
  • 青山:象征永恒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川”主要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湖南
    • C. 四川
    • D. 广西
  2. “猿啼”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3. 诗中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繁华的城市
    • B. 诗人居住的地方
    • C. 友人即将远去的地方
    • D. 一座空旷的城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端的《送友人》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李端更侧重于友情的离愁,而王之涣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