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7:43:28

迎客山僧未下廊,好风吹鼻便生狂。

莫疑佛宇清芬烈,薝卜曼殊共借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客山僧未下廊,
好风吹鼻便生狂。
莫疑佛宇清芬烈,
薝卜曼殊共借香。

白话文翻译:

迎接客人的山中僧人还没有走下廊子,
清爽的微风送来香气,让人心情愉悦。
不要怀疑佛殿中清新的芬芳是多么浓烈,
薝卜和曼殊沙华的香气共同相融。

注释:

  • 迎客:指迎接客人,表示山僧有礼貌。
  • 山僧:指住在山中的和尚。
  • :指走廊,寺庙中的一部分。
  • 好风:形容风和煦,令人舒适。
  • 生狂:形容因香气而心情激动、愉悦。
  • 佛宇:指佛教的庙宇。
  • 清芬烈:形容气味清新而浓烈。
  • 薝卜:一种植物,通常指具有香气的草本植物。
  • 曼殊:指曼殊沙华,一种花,具有神秘色彩,常与佛教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恭,号惭愧居士,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表现出诗人对佛教和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镃游览南山时,表达了他对山中清幽环境和佛教文化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诗歌鉴赏:

《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 其二》是张镃在游览南山时写的一首诗,诗中融合了自然美与佛教文化的元素。开篇即描绘出迎客的山僧,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礼节的赞赏与尊重。接着,通过“好风吹鼻便生狂”的描写,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微风带来的香气让他心情愉悦,并激发出一种狂热的情绪。这种情感的变化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莫疑佛宇清芬烈”来强调佛教庙宇的清香气息,表明这一气息并非来自世俗,而是与佛教的神圣息息相关。通过“薝卜曼殊共借香”的比喻,诗人将自然与宗教的香气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自然的描写和佛教的元素,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信仰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迎客山僧未下廊:描绘了山中的和尚在迎接客人,突显出一份礼貌和宁静的气氛。
    • 好风吹鼻便生狂:风吹来清香,激发起诗人的愉悦情绪,表现出对自然的感受。
    • 莫疑佛宇清芬烈:强调佛教庙宇的香气浓烈,表达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 薝卜曼殊共借香:通过植物的香气,展现自然与宗教的交融。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与佛教文化相联系,体现出文化的交融。
    • 拟人:风的描写仿佛有生命,能带来情感的激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具有对称美,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佛教文化的融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迎客:象征着友好的交流与接纳。
  • 山僧:代表了佛教的宁静与智慧。
  • 好风: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好。
  • 香气:同时代表了自然与宗教的神秘与清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僧”指的是谁?

    • A. 住在山上的和尚
    • B. 住在城市的僧人
    • C. 一位旅行者
    • D. 一个普通人
  2. “好风吹鼻便生狂”中的“生狂”是什么意思?

    • A. 愤怒
    • B. 快乐
    • C. 疲惫
    • D. 疲倦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张镃与王维的作品都关注自然与心灵的结合,但张镃更多融入了佛教元素,而王维则侧重于道教哲学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张镃诗文集》

以上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对《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石三首 其二》的更深层次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