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寻梅三首
作者:张镃(宋代)
绀碧烘晴水照天,
断槎荒葑牧羝田。
数旬不踏苏堤路,
专为梅花跨晓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湛蓝的水面上,阳光照耀得如同天空,
断裂的木筏在荒凉的田野上,牧羊的地方显得格外宁静。
我已经有好几旬没有踏上苏堤的小路,
专门为了梅花,我早起骑马出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绀碧:指深蓝色或碧色,形容水的颜色。
- 烘晴:指阳光普照,天气晴朗。
- 断槎:指断裂的木筏。
- 荒葑:荒凉的田野。
- 牧羝田:养羊的田野。
- 数旬:经过多个十天,指时间较长。
- 苏堤:指苏州的堤岸,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 鞯:马鞍,用于骑乘的工具。
典故解析
- 苏堤:苏堤是苏州的一条著名堤岸,沿岸梅花盛开,是游人赏梅的好去处。诗人提到苏堤,意在表达对梅花的向往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因对梅花的喜爱,特意不再走常去的路,而是早起骑马去寻梅,表现了他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的追求。
诗歌鉴赏
张镃的《寻梅三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色,尤其是梅花的美丽。诗的开头“绀碧烘晴水照天”,通过对水面色彩的描绘,渲染出晴天的宁静与美好。接着“断槎荒葑牧羝田”中,诗人通过对田野与木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富有生机的自然场景,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索。
“数旬不踏苏堤路”一句,透露出诗人因追寻梅花而疏远了平日常去的地方,反映出他对梅花的执着与热爱。最后一句“专为梅花跨晓鞯”则展现了诗人清晨骑马而去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景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那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绀碧烘晴水照天:描绘了晴朗天气下,水面如同天空一样湛蓝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亮的感觉。
- 断槎荒葑牧羝田:通过“断槎”与“荒葑”描绘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环境,表现了自然的原始状态。
- 数旬不踏苏堤路:表达了诗人因追求梅花而远离熟悉的路,表现出一种追求与放弃的情感。
- 专为梅花跨晓鞯:强调了诗人为了梅花的美丽,早起骑马出门,表现出对梅花的珍视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喻为天空,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梅花”“苏堤”等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梅花的热爱与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水天一色: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和谐美,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荒田:代表了自然的原始状态,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绀碧”指的是哪种颜色?
- A. 红色
- B. 深蓝色
- C. 绿色
- D. 黄色
-
填空题:诗人为了__,不再踏上苏堤的小路。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苏堤”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对/错)
答案
- B. 深蓝色
- 梅花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梅花落》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的主题,表现出坚韧与高洁的品质,风格较为直白。
- 李清照的《梅花落》:通过对梅花的忧伤描写,表现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