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江都恨》

时间: 2025-01-01 18:49:35

珠帘乍卷。

漏春光一半。

廿四桥烟花恨满。

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

古艳阳琼花观。

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

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

泪滴金壶红粉怨。

偶一梦,到南朝,乱敲银蒜。

意思解释

洞仙歌 江都恨

作者: 夏完淳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珠帘乍卷。漏春光一半。
廿四桥烟花恨满。
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
古艳阳琼花观。
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
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
泪滴金壶红粉怨。
偶一梦,到南朝,乱敲银蒜。

白话文翻译

珠帘刚刚卷起,漏出的春光只剩一半。
二十四座桥上的烟花满是怨恨。
我对故国的思念已经很久,鸿雁飞来稀少,在吴江边。
古老的艳阳照耀着琼花观。
望着隋堤上那一抹,杨柳依依,明月在遥远的河汉两岸。
露水浸湿了玉衣,夜深沉沉,催促着我心中的刀尺,伤心到肠断。
泪水滴落在金壶上,红粉怨恨。
偶然做了一个梦,回到南朝,随意敲打着银蒜。

注释

  • 珠帘:指帘子,常用于形容优雅的居所。
  • 漏春光:指春天的光景流逝。
  • 廿四桥:指扬州的二十四桥,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 鸿雁:比喻远方的来信或思念的人。
  • 吴江:江苏省的一条江,古代扬州与之接壤。
  • 琼花观:古代著名的观赏花卉之地。
  • 隋堤:指隋朝时修建的堤岸,是古代的水边景致。
  • 玉衣:古代用于殡葬的衣服,象征死亡。
  • 金壶:古代装酒的器皿,象征饮酒与哀愁。

典故解析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朝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往昔繁华和故国的怀念。
  • 银蒜:可能指一种乐器,诗中用作形容梦境中的随意与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完淳(1622-1647),字子容,号千峰,明末诗人,因家境贫寒而投笔从戎。其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高远。

创作背景

《洞仙歌 江都恨》作于明代末年,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洞仙歌 江都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珠帘乍卷”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接下来提到的“廿四桥烟花”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暗示了对故国沦陷的悲痛。诗中频繁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杨柳依依”,“明月迢迢”,使得情感更为丰富,这些意象不仅是对美景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尤其是“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将思念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心底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体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与对时局的无力感,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珠帘乍卷。漏春光一半。

    • 珠帘卷起,春光透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
  2. 廿四桥烟花恨满。

    • 描绘了二十四桥的美丽景色,但却充满了怨恨与忧伤,表明对美好时光的失去的哀叹。
  3. 久伤故国,鸿雁来稀,吴江畔。

    • 表达了对故国的长久伤痛,以及鸿雁飞来稀少,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4. 古艳阳琼花观。

    • 通过“古艳阳”和“琼花观”的描写,传达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
  5. 望隋堤一抹,杨柳依依,明月迢迢隔河汉。

    • 画面感极强,表现出思念之情,杨柳和明月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卷。
  6. 露满玉衣秋,夜漏沉沉,催刀尺,伤心肠断。

    • 通过“露满玉衣”表达了对逝去的哀伤,“伤心肠断”则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
  7. 泪滴金壶红粉怨。

    • 泪水滴落在金壶上,象征着对过去的怨恨与不甘。
  8. 偶一梦,到南朝,乱敲银蒜。

    • 梦回南朝,散发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渴望,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雁”比喻思念的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夜漏沉沉”,赋予夜晚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局的无奈,主题是悲切的爱情与对故国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帘:象征着优雅和美好瞬间。
  • 廿四桥:象征着美丽的过去。
  • 鸿雁:象征遥远的思念和孤独。
  • 杨柳:象征柔弱与依依不舍。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廿四桥”在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扬州
    • C. 南京
  2. “珠帘乍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伤感
    • C. 宁静
  3.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旅行

答案

  1. B. 扬州
  2. B. 伤感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夏完淳的《洞仙歌 江都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故国的思念,前者侧重于历史与壮阔的情感,后者则更为细腻与柔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