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5-01-01 18:52:52意思解释
洞仙歌
作者: 张景祁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樱桃过了,又芭蕉新展。团扇风前众香满。自秋帆雨送,锦字云稀,烟外柳和梦和愁都绾。鸾笺封半箧,彩笔蝉嫣,出袖当年喜初见。一片楚骚心,怨绿啼红,只无柰湘皋人远。又屈指西风燕归时,忍重问,桥东木犀庭院。
白话文翻译:
樱桃已经过去,新的芭蕉又开始生长。在团扇轻摇的微风中,四周香气扑鼻。自从秋帆送走细雨,锦字的云彩稀疏,烟雾中柳树与梦、愁交缠在一起。鸾笺封存了一半的书信,彩笔描绘着美好的景象,仿佛当年初见的喜悦在衣袖间流转。心中满是楚骚的情思,怨恨着绿叶红花,却唯独无法忍受湘皋的那个人远去。又屈指算起西风燕子归来的时候,忍不住重提,桥东庭院里的木犀花。
注释:
- 樱桃过了: 指樱桃的季节已经过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芭蕉新展: 新的芭蕉叶子开始展开,象征着新的生机。
- 团扇: 一种古代的手持扇子,常用于乘凉或扇风。
- 锦字云稀: 锦字可能指绣花的图案,云稀则暗示着天空的晴朗。
- 鸾笺: 古代信纸,鸾鸟象征着美好的愿望。
- 楚骚心: 指楚辞中的骚体诗,表达内心的情感。
- 湘皋人远: 湘皋指的是湘江和皖江,暗指与某人隔离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景祁,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人的思念,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开头以“樱桃过了,又芭蕉新展”作为引子,展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着,诗人通过“团扇风前众香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香气四溢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回忆。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逐渐流露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忧愁,尤其是“只能无柰湘皋人远”一句,直白而又痛楚,显示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爱人的深切思念。结尾“忍重问,桥东木犀庭院”则引发了读者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木犀的香气、燕子的归来都成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事无常的深切感悟,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感伤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樱桃过了,又芭蕉新展: 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新的事物的生长。
- 团扇风前众香满: 描绘了夏日的清凉和香气。
- 自秋帆雨送,锦字云稀: 传达了秋天的到来及思念的情感。
- 烟外柳和梦和愁都绾: 柳树、梦与愁交织,暗示了复杂的情感。
- 鸾笺封半箧,彩笔蝉嫣: 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珍视。
- 出袖当年喜初见: 追忆初见的美好时光。
- 一片楚骚心,怨绿啼红: 透露出对爱情的怨恨与无奈。
- 只无柰湘皋人远: 直接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 又屈指西风燕归时: 计算时光的流逝。
- 忍重问,桥东木犀庭院: 通过具体的地点引发对往事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柳树与梦、愁比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 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对美好爱情的追忆和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 代表青春的短暂。
- 芭蕉: 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 团扇: 暗示着温柔与清凉。
- 鸾笺: 代表着美好的情感与信件。
- 木犀: 代表着怀念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洞仙歌》中的“樱桃过了”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到来
b) 时光的流逝
c) 春天的来临 -
“鸾笺封半箧”中的“鸾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信纸
c)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桥东木犀”象征了什么? a) 美好的过去
b) 未来的希望
c) 生活的无常
答案:
- b) 时光的流逝
- b) 一种信纸
- a) 美好的过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洞仙歌》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女性的柔情和细腻,而张景祁的作品则兼具细腻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景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