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咏笔》

时间: 2025-01-19 19:01:57

佳人如玉,几声春莺哢。

为看金船与银瓮。

若真教、万古锦障常存,侬去也、门外持鞭引鞚。

年来无个事,荞麦桐油,天与閒人一丝缝。

莫谈李评张,不识高低,听鸡唱、应回痴梦。

管城子、何如孔方兄,请自此、毛锥不须轻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人如玉,几声春莺哢。
为看金船与银瓮。
若真教万古锦障常存,
侬去也门外持鞭引鞚。
年来无个事,
荞麦桐油,
天与閒人一丝缝。
莫谈李评张,不识高低,
听鸡唱应回痴梦。
管城子何如孔方兄,
请自此毛锥不须轻弄。

白话文翻译:

美人宛若玉石,几声春莺啼鸣。
为了欣赏金船与银瓮的景象。
若真能够让万古的锦绣常存,
我便在门外挥鞭引导马车。
这些年没有什么事情,
只有荞麦和桐油,
天赐给闲人一丝缝隙。
不要谈论李白和张旭,谁高谁低,
听鸡鸣声中回归痴梦。
管城子比起孔方兄如何,
请在此时莫轻易玩弄毛锥。

注释:

  • 佳人如玉: 形容美人如玉般洁白无瑕。
  • 春莺: 春天里鸣叫的莺鸟,象征春天的生机。
  • 金船与银瓮: 意指富贵的象征,可能暗指奢华的生活。
  • 万古锦障: 形容永恒的美好事物。
  • : 我,方言用法。
  • 荞麦桐油: 表达生活的简单和朴素。
  • 李评张: 指李白和张旭,都是著名的诗人。
  • 孔方兄: 指的是古代的铜钱,寓意财富或物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常融入个人感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精神世界的探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咏笔》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美人、春莺、金船、银瓮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同时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中“佳人如玉”的描写,不仅表露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在面对繁华与虚幻的生活时,诗人选择了“听鸡唱应回痴梦”,表明他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

此外,诗中的“荞麦桐油”则使得诗的基调变得朴素,展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这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财富与名利的淡然态度,彰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对美的欣赏,又有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人如玉,几声春莺哢:开篇以美人的形象引入,意在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2. 为看金船与银瓮:表达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3. 若真教万古锦障常存:希望美好事物能够永远存在。
  4. 侬去也门外持鞭引鞚:表达出对生活的积极参与。
  5. 年来无个事:生活中的琐事与平淡。
  6. 荞麦桐油:象征简单而朴素的生活。
  7. 天与閒人一丝缝:暗示生活中虽有些许空隙,但仍然希望追求真实的快乐。
  8. 莫谈李评张,不识高低:对比古今诗人,表达对名利的漠视。
  9. 听鸡唱应回痴梦:通过鸡鸣唤醒内心的梦想与追求。
  10. 管城子何如孔方兄:表达对物质的反思与超然。
  11. 请自此毛锥不须轻弄: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事物,不要轻易放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喻为玉,形象生动。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鸡鸣具有唤醒梦境的作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珍惜。同时,诗中对名利的漠视和对真实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人:象征美好、纯洁的理想。
  • 春莺:代表生机与希望。
  • 金船银瓮:象征奢华与富贵。
  • 荞麦桐油:象征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佳人如玉”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景
    B. 美人
    C. 诗人

  2. “荞麦桐油”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朴素的生活
    C. 荣耀

  3. 诗人提到的“李评张”指的是谁? A. 现代诗人
    B. 古代著名诗人
    C. 历史人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洞仙歌·咏笔》:两者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的是对家国情怀的关注,而曾廉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追求与理想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