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

时间: 2025-01-19 20:09:52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石洪处士赴河阳幕得起字

作者: 韩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我在阅读种树的书籍,别人说我是一位避世的士人。
忽然间我骑上将军的战马,自称为报恩的孩子。
风云激荡,涌入我的壮志之怀,泉水和石头在我耳边独自欢唱。
钜鹿的将军想要老去,常山的险峻仍然依赖于此。
难道只是他们在忧虑,这其实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
快去吧,事情已经紧急,喝酒可以振奋精神。


注释:

  • 种树书:指有关种树的书籍,象征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避世士:指选择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 将军马:指战马,象征着威武和勇气。
  • 报恩子:自称,意指对他人恩惠的回报。
  • 风云:象征着激荡的志向和壮志。
  • 泉石:自然景物,象征宁静的隐居生活。
  • 钜鹿: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常用来比喻兵力的强大。
  • 常山:指险峻的山脉,象征艰难的环境。

典故解析:

  • 钜鹿师:出自战国时期,指的是强大的兵力。
  • 常山:历史上以险峻而著称,象征艰苦与坚持。
  • 诗中提到的“酒行”,可能暗示古代士人常用酒来激发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散文、诗歌见长,倡导古典文学,反对骈文,强调文辞的质朴和真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韩愈与友人石洪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与仕途之间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内容上展示了韩愈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朋友的祝福。诗中通过“种树书”与“将军马”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隐居,远离世俗的纷扰;另一方面,他又被壮志所驱使,想要在历史的舞台上有所作为。诗中的“风云入壮怀”传达了他心中激荡的豪情,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期待与责任感。同时,诗中提及的“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不仅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结尾的“酒行可以起”更是对朋友的劝勉,寓意着在面临困境时,借助酒来振奋精神,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把种树书,人云避世士。:长久以来,我沉迷于种树的书籍,别人称我为逃避现实的士人。
  • 忽骑将军马,自号报恩子。:突然间,我骑上了将军的战马,自称为报恩之子。
  • 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风云激荡,充满我的壮志,泉水和石头在我耳边独自吟唱。
  • 钜鹿师欲老,常山险犹恃。:钜鹿的将领想要老去,而常山的险峻环境仍然依赖于勇气。
  • 岂惟彼相忧,固是吾徒耻。:难道只是他们在忧虑,这其实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
  • 去去事方急,酒行可以起。:快去吧,事情已经紧急,喝酒可以振奋精神。

修辞手法:

  • 对仗与排比: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优美且有节奏感。
  • 比喻:将“风云”比作壮志,展示了诗人的豪情与理想。
  • 象征:通过“种树书”与“将军马”的对比,象征了隐逸与仕途的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种树:象征宁静与隐逸生活。
  • 将军马:象征勇气与责任。
  • 风云:象征激荡的志向。
  • 泉石:象征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清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种树书”象征什么?

    • A. 隐逸生活
    • B. 战争
    • C. 旅行
    • D. 诗歌创作
  2. “风云入壮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忧虑
    • B. 激昂
    • C. 失落
    • D. 平静
  3. 诗中的“将军马”指的是什么?

    • A. 战马
    • B. 骑士
    • C. 诗人
    • D. 农夫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韩愈与王维的作品在表现隐逸生活与对世事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