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白话文翻译:
这座梯桥乍一看似乎直通青天,让人初次觉得仿佛可以踩着莲花而行。可是我没有那飞仙般的骨气,又怎敢妄想去跨越这段距离呢?
注释:
- 乍:刚刚、初次。
- 青冥:指天空,形容高远。
- 蹑:踩着、踏上。
- 菡萏:指荷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飞仙骨:比喻神仙般的骨气或才能。
- 度:意为跨越、渡过。
- 何由敢:怎么敢。
典故解析:
“飞仙”是古代传说中神仙的代称,常常与超凡脱俗的境界相联系。此诗中提到的“飞仙骨”暗示着一种超脱的境界,表明作者对自身能力的自省与谦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以散文和诗歌著称,作品风格质朴而有力,常常涉及对道德、政治及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韩愈担任虢州给事中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对自身能力的自我认知与谦卑之情。
诗歌鉴赏:
韩愈的《梯桥》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座梯桥,开篇即以“乍似”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高远迷离的境界。诗中使用了“青冥”与“菡萏”的对比,前者象征着无垠的天空和理想的高峰,后者则是自然界中的美丽象征,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进行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接着,诗人自谦地提到“自无飞仙骨”,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但又自觉能力不足,令人深感惋惜。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韩愈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似上青冥:开头的“乍似”表现出一种瞬间的幻觉,仿佛梯桥直通天空,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 初疑蹑菡萏:这里的“疑”字传达了一种不确定感,表现了对美好愿望的渴望。
- 自无飞仙骨:自我反省,表明自己并没有超凡的才能。
- 欲度何由敢:最后一句以“何由敢”结束,传达出一种无奈与自知之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梯桥比作通往青冥的道路,展现了理想的高远。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梯桥:象征通向理想、希望的道路。
- 青冥:象征理想的高度与遥不可及。
- 菡萏:象征美好与纯洁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愈的《梯桥》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一座桥
- B. 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C. 自然景观
-
“飞仙骨”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超凡的能力
- B. 普通人的能力
- C. 物质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菡萏”象征什么?
- A. 丑陋的事物
- B. 美好的事物
- C. 生活的平凡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韩愈的《梯桥》更侧重于内心的矛盾与自省,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的和谐,二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