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时间: 2025-01-04 11:2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苏辙
四年候公书,长视飞鸿背。
十日留公谈,欲作白莲会。
筠州无可语者,往还但一二僧耳。
匏瓜一遭系,卖酒长不在。
夜归步江漘,明月照清濑。
心开忽自得,语异竟非背。
音倍。一尊谈人间,万事寂寥外。
欲同千里行,奈此一官碍。
何年真耦耕,举世无此大。
白话文翻译
四年等待你的书信,长久地望着飞鸿的背影。
十天与你相聚畅谈,想要举办一场白莲会。
筠州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往来只有一两个僧人。
匏瓜只系过一次,卖酒的人早已不在。
夜归时走在江边,明月照亮清澈的水面。
心中豁然开朗,言语之间却并非彼此背离。
声音加倍,举杯畅谈人间,万事都在寂寥之外。
想要同你一起千里行,却被这官职所阻碍。
何年才能真正耕作,举世间再无如此壮丽。
注释
- 公书:指朋友的书信。
- 飞鸿:大雁,象征着远行与思念。
- 白莲会:可能指文人雅集的活动。
- 筠州:地名,苏辙曾任职于此。
- 匏瓜:一种植物,象征着简单和自然的生活。
- 江漘:江边的泥沙,指自然环境。
- 心开:心灵开阔,感到自由。
- 真耦耕:耦耕是指用牛耕田,象征着农耕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晚晴,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等多方面的成就著称,尤其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获得广泛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苏辙在职务上受到诸多束缚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白莲会暗示了他与友人交往的渴望和对文人聚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了四年等待书信的心情,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飞鸿”一词,既象征着友人的远行,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与期待,想要举办一场文人聚会,体现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热爱。然而,筠州的孤寂与“匏瓜一遭系,卖酒长不在”则突显了他身处环境的清冷与无奈。此时,诗人夜归江边,明月照亮了清澈的水面,心中豁然开朗,似乎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后半部分,诗人以“想要同你一起千里行,却被这官职所阻碍”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辙作为文人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年候公书:表达等待友人书信的漫长时间。
- 长视飞鸿背:用大雁的背影象征思念。
- 十日留公谈:短暂相聚的重要性。
- 欲作白莲会:渴望与友人聚会,享受文人雅集。
- 筠州无可语者:描述孤独环境,缺乏可以倾诉的对象。
- 往还但一二僧耳:身边只有少数僧人,感到寂寞。
- 匏瓜一遭系: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卖酒长不在:生活的无常。
- 夜归步江漘:夜晚的宁静与思索。
- 明月照清濑:明亮的月光映照,带来心灵的宁静。
- 心开忽自得:心灵的解放,获得内心的满足。
- 语异竟非背:言语间的真诚与理解。
- 音倍:情感的加深。
- 一尊谈人间:举杯畅谈生活的种种。
- 万事寂寥外:对世事的超然与淡泊。
- 欲同千里行:希望与友人共同前行。
- 奈此一官碍:对官职束缚的无奈。
- 何年真耦耕:渴望过上真实的农耕生活。
- 举世无此大:强调理想生活的无与伦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鸿”比喻友人,表现思念之情。
- 对仗:如“夜归步江漘,明月照清濑”,增强诗歌韵律感。
- 象征:如“匏瓜”和“明月”,富含象征意义,表现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鸿:象征思念与远行。
- 白莲:象征纯洁与友谊的聚会。
- 筠州:代表孤独与沉静的环境。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江漘:自然的宁静,反映诗人内心的澄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辙的《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职的追求
B. 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战争的反思 -
诗中提到的“匏瓜”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无常
B. 简单与自然的生活
C. 友人
D. 农田 -
诗的最后一句“举世无此大”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场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自然的感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对人间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王安石《登飞来峰》:强调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展现出不屈的精神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