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其四》

时间: 2025-01-17 10:38:25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白话文翻译: 浓密的云层遮蔽了高山,狂风激起了汹涌的波涛。细雨滋润了坟墓旁的沼泽,雪花飘洒在林间的山丘。浮动的雾气使山崖显得昏暗,积雪让人难以辨认平原的轮廓。弯曲的水道边旅人停步,畅通的河流上没有船只通行。

注释:

  • 屯云:浓密的云层。
  • 曾岭:高山。
  • 惊风:狂风。
  • 飞流:汹涌的波涛。
  • 零雨:细雨。
  • 坟泽:坟墓旁的沼泽。
  • 浮氛:浮动的雾气。
  • 晦:昏暗。
  • 崖巘:山崖。
  • 积素:积雪。
  • 惑:使...难以辨认。
  • 原畴:平原。
  • 曲汜:弯曲的水道。
  • 薄:迫近,这里指停步。
  • 通川:畅通的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惠连,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遭遇恶劣天气时所作,通过描绘云、风、雨、雪等自然元素,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和自然力量的震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首句“屯云蔽曾岭”以屯云形容云层的浓密,曾岭则指高山,两者结合,形成了一幅云雾缭绕的高山图景。接下来的“惊风涌飞流”则转向了动态的描绘,狂风激起的波涛,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后两句“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则细腻地描绘了雨雪的滋润与飘洒,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觉。最后两句“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则通过雾气和积雪的描绘,增加了画面的朦胧美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屯云蔽曾岭”:屯云形容云层浓密,曾岭指高山,整体描绘了云雾缭绕的高山景象。
  • “惊风涌飞流”:惊风形容狂风,涌飞流指波涛汹涌,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动态美。
  • “零雨润坟泽”:零雨指细雨,坟泽指坟墓旁的沼泽,描绘了雨水的滋润作用。
  • “落雪洒林丘”:落雪指飘洒的雪花,林丘指林间的山丘,展现了雪花的飘洒和覆盖。
  • “浮氛晦崖巘”:浮氛指浮动的雾气,晦指昏暗,崖巘指山崖,描绘了雾气使山崖显得昏暗的景象。
  • “积素惑原畴”:积素指积雪,惑指使...难以辨认,原畴指平原,描绘了积雪让人难以辨认平原轮廓的景象。
  • “曲汜薄停旅”:曲汜指弯曲的水道,薄指停步,描绘了旅人在弯曲水道边停步的情景。
  • “通川绝行舟”:通川指畅通的河流,绝指没有,行舟指船只,描绘了河流上没有船只通行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屯云蔽曾岭”中的“屯云”比喻云层浓密,“惊风涌飞流”中的“惊风”比喻狂风。
  • 拟人:如“浮氛晦崖巘”中的“浮氛”拟人化地描绘了雾气的动态,“积素惑原畴”中的“积素”拟人化地描绘了积雪的效果。
  • 对仗:如“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中的“零雨”与“落雪”,“润坟泽”与“洒林丘”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变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孤寂,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 屯云:浓密的云层,象征着自然的厚重和神秘。
  • 惊风:狂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不可预测性。
  • 零雨:细雨,象征着自然的滋润和生命的活力。
  • 落雪:雪花,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和静谧。
  • 浮氛:浮动的雾气,象征着自然的朦胧和神秘。
  • 积素:积雪,象征着自然的覆盖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屯云蔽曾岭”中的“屯云”指的是什么? A. 浓密的云层 B. 稀薄的云层 C. 飘动的云朵 D. 静止的云雾

  2. “惊风涌飞流”中的“惊风”形容的是什么? A. 微风 B. 狂风 C. 和风 D. 凉风

  3. “零雨润坟泽”中的“零雨”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雨 D. 阵雨

  4. “落雪洒林丘”中的“落雪”指的是什么? A. 飘洒的雪花 B. 堆积的雪 C. 融化的雪 D. 冻结的雪

  5. “浮氛晦崖巘”中的“浮氛”指的是什么? A. 静止的雾气 B. 浮动的雾气 C. 浓密的雾气 D. 稀薄的雾气

答案:

  1. A
  2. B
  3. B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与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自然的力量和变幻,后者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 谢惠连的《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旅途中的孤寂和自然力量的震撼,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收录了谢惠连及其他南北朝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