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时间: 2024-10-05 05:17:54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酒泉,忆杜陵别业
作者: 岑参 〔唐代〕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
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
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白话文翻译:

昨晚我在祁连山宿营,今天我经过酒泉。
黄沙在西边与海相接,白色的草在北边与天空相连。
在愁苦中日子难以消磨,归家的日期还遥遥无期。
阳关的梦有万里之遥,知道那地方是杜陵的田野。

注释:

字词注释:

  • 宿:过夜、住。
  • 酒泉:古代一个著名的地名,因其出产美酒而得名。
  • 黄沙:指沙漠或沙土,象征荒凉。
  • 白草:生长在北方的草,象征苍凉。
  • 阳关: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象征离别和思乡。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诗人在此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典故解析:

  • 阳关:出自《阳关三叠》,古人用以表达离别的情感。
  • 杜陵:杜甫的居住地,象征着家的温暖与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号白云,擅长边塞诗,作品多表现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军旅生活,情感激昂,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岑参游历西北边疆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游历生活的感慨。酒泉是他途经的重要地标,诗中提到的杜陵则是他的故乡,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心情。开篇以“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引入旅途的背景,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的空间。描写黄沙和白草,展现出西北荒凉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象不仅仅是外在的风景,更是诗人内心愁苦的映射。

“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浓重的思乡之情。愁苦的情绪在日复一日的流逝中愈发显著,归期的遥远更是加重了这种无奈与焦虑。而最后两句“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则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阳关的梦境与杜陵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离别的象征,后者则是温暖的家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宿祁连:回忆昨晚在祁连山的宿营,暗示旅途的艰辛。
  2. 今朝过酒泉:今天经过酒泉,连接了时间与空间的转变。
  3. 黄沙西际海:描写西边的沙漠与海的遥远,展现孤寂的环境。
  4. 白草北连天:白色的草与天空相接,象征着无尽的苍茫。
  5. 愁里难消日:在愁苦中,时光似乎难以消磨,显示出心理的压迫感。
  6. 归期尚隔年:归家的日期仍然遥远,暗示长时间的离别。
  7. 阳关万里梦:阳关的梦境极为遥远,象征对故乡的渴望。
  8. 知处杜陵田:知道杜陵的田野在何处,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旅途与愁苦相结合,描绘出复杂的情感状态。
  • 象征:阳关象征着离别,杜陵则象征着归属与温暖。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乡愁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情,反映出战乱与离别带来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沙:象征着荒凉与孤独,反映诗人的心境。
  • 白草:象征着苍凉与凋零,增强了诗的悲凉情绪。
  • 阳关:象征离别、思念,构成诗的情感核心。
  • 杜陵:故乡的象征,寄托着对家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岑参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阳关”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希望
    • B. 离别的痛苦
    • C. 旅行的乐趣
  3. 诗中“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与无奈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岑参的边塞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展现了游子心中的思乡情感,但岑参更加强调离别的愁苦,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对未来的憧憬。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