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时间: 2025-01-19 19:54:42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

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

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

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
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
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
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我解除了官职,乘船回到山东。清晨从犍为出发,悠闲地顺着回风行驶。七月的江水浩大,波涛汹涌,涌起秋天的天空。还有峨眉山的僧侣,在船中念诵经文。夜间停船防范虎豹,早上行船时逼近鱼龙。江水湍急,水流声响,岸两边是连绵的山峰。猿猴拂动岸边的花朵,鸟儿在屋檐上鸣叫。烟雾弥漫,吴楚之间相连,顺流而上通往湖海。忆起昨天在西掖,曾经也进入南宫。日出时,朝圣的人端着笏板陪伴着群公。不曾想今天被抛弃,何以能豁达心胸。我打算去海上,去学习乘桴的翁。

注释

  • 侯印:指官职的印信。
  • 平旦:清晨。
  • 信回风:顺着风向。
  • 沧波:江水波涛,形容水势浩大。
  • 峨眉僧:指峨眉山的僧侣,代表佛教文化。
  • 防虎豹:夜间停泊时防止野兽的袭击。
  • 鱼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寓意水域的神秘。
  • 鸣迅湍:急流的水声。
  • 猿拂岸花落:猿猴在岸边移动,花瓣随之掉落,表现自然景象的优雅。
  • 烟霭吴楚:形容吴楚地区的朦胧景色。
  • 朝圣人:前往朝圣的人,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
  • 乘桴翁:指的是乘船而行的渔翁,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字与之,号八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河东,后仕途坎坷,屡次出征,曾任边防官员。他的诗歌多描写边疆风光与军旅生活,风格豪放、奔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岑参晚年,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心境与对自然的向往,借助水波与山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去的追忆。

诗歌鉴赏

岑参的《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他辞官归隐的情景,透出淡淡的惆怅与不舍。随着舟行于江水之上,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还体现出一种对于世俗的超脱与淡泊。诗中的“江水大,沧波涨秋空”句,生动地展现了江水的浩瀚与秋天的苍茫,给人一种宽广而清新的感受。接着,诗人用“峨眉僧,诵经在舟中”引入了宗教的元素,增添了诗的文化厚度与深远意蕴。

在夜晚的停泊中,诗人描绘了对虎豹的警惕,表现出一种生存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而“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则将自然生动地呈现出来,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向往,表达了他希望能像桴翁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整首诗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自然万物的热爱,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岑参诗歌中的杰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日解侯印:表达诗人辞去官职的决定,隐含着对世俗的放弃。
  2. 泛舟归山东:乘船回家乡,寓意归隐与放松。
  3. 平旦发犍为:在清晨启程,表现出一种清新与朝气。
  4. 逍遥信回风:顺风而行,象征着自由与惬意。
  5. 七月江水大:夏季江水的壮观,渲染气氛。
  6. 沧波涨秋空:描绘江水与天空的辽阔,表现自然之美。
  7. 复有峨眉僧:引入佛教文化,增添诗意。
  8. 诵经在舟中:体现宁静的宗教氛围。
  9. 夜泊防虎豹:夜间的警觉,反映生活的智慧。
  10. 朝行逼鱼龙:清晨出发,暗示对未知的探索。
  11. 一道鸣迅湍:声音的描绘,渲染气氛。
  12. 两边走连峰:山峰的意象,表现自然的壮丽。
  13. 猿拂岸花落:生动的自然景象,表现诗人的观察力。
  14. 鸟啼檐树重:鸟鸣声中蕴含的生命气息。
  15. 烟霭吴楚连:描绘远方的景色,增强空间感。
  16. 忆昨在西掖:回忆过去的经历,表现怀旧情感。
  17. 复曾入南宫: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落寞形成对比。
  18. 日出朝圣人:日出时的景象与朝圣者的神圣感。
  19. 端笏陪群公:与朝廷权贵同在的昔日繁荣。
  20. 不意今弃置:感慨如今的失落与被遗弃。
  21. 何由豁心胸:思考如何能够开阔心胸。
  22. 吾当海上去:表达未来的计划与希望。
  23. 且学乘桴翁:渴望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波涨秋空”,形象生动。
  • 拟人:如“猿拂岸花落”,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如“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岑参辞官归隐后的心境,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反思。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人生的波折与浩荡。
  • 峨眉僧:代表着宗教与内心的宁静。
  • 猿猴: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朝圣人:代表着追求理想与信仰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岑参的《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思考
    D. 对友谊的怀念

  2. 诗中“夜泊防虎豹”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警惕? A. 自然环境
    B. 人生经历
    C. 个人安全
    D. 社会关系

  3. 诗中提到的“峨眉僧”主要象征什么? A. 诗人的过去
    B. 宗教与内心的宁静
    C. 自然的美丽
    D. 社会的繁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渡荆门》

诗词对比

与岑参的《东归发犍为》相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感悟,但侧重于壮丽的景观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岑参诗文集》

相关诗句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下一句是什么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上一句是什么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下一句是什么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上一句是什么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下一句是什么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上一句是什么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下一句是什么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上一句是什么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下一句是什么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上一句是什么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下一句是什么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上一句是什么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下一句是什么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上一句是什么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下一句是什么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上一句是什么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下一句是什么

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上一句是什么

前日解侯印,下一句是什么

泛舟归山东。上一句是什么

泛舟归山东。下一句是什么

平旦发犍为,上一句是什么

平旦发犍为,下一句是什么

逍遥信回风。上一句是什么

逍遥信回风。下一句是什么

七月江水大,上一句是什么

七月江水大,下一句是什么

沧波涨秋空。上一句是什么

沧波涨秋空。下一句是什么

复有峨眉僧,上一句是什么

复有峨眉僧,下一句是什么

诵经在舟中。上一句是什么

诵经在舟中。下一句是什么

夜泊防虎豹,上一句是什么

夜泊防虎豹,下一句是什么

朝行逼鱼龙。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