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糟蟹遗制幕》

时间: 2025-01-01 12:53:47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鳌。

白话文翻译

在江乡霜降之后,饱尝了各种美味,远道而来只带了这糟蟹。
虽然珍惜那横戈和酣饮的乐趣,但仍然知道要卸下铠甲保护这美味的红膏。
打开酒樽,只感到一阵归来的兴致,作诗赋文仍然要继承老饕的风范。
在油幕笼罩的晚寒中,梅花的影子显得宁静,急忙把大白酒端出,来配双只大螃蟹。

注释

  • 江乡:指江边的乡村,诗人可能身处江南地区。
  • 霜后:霜降之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通常指秋冬之际。
  • 珍肴:美味的食物。
  • 万里持来:从很远的地方带来。
  • 横戈:指饮酒作乐,放下武器,享受生活。
  • 解甲:卸下铠甲,象征放下武装,享受生活。
  • 红膏:指螃蟹的肉,寓意美味。
  • 老饕:指爱吃美食的人。
  • 油幕:油灯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晚餐氛围。
  • 大白:指白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子华,号东原,宋代诗人。李曾伯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食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美食和饮酒文化的热爱。在这个时代,饮食文化逐渐兴盛,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好。

诗歌鉴赏

《送糟蟹遗制幕》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全诗通过描写江乡的美食和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享受。诗中提到的“万里持来仅带糟”,不仅表现了对美食的渴望,也暗示了美食的难得与珍贵。诗人在酒樽前感受到的“归兴”,体现了对故乡味道的思念与归属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油幕晚寒梅影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反映了人在享受美食与美酒时的一种安逸心境。最后一句“亟持大白荐双鳌”更是直接表达了对美食的渴望,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饮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乡霜后饱珍肴:描述江乡的秋冬季节,正是品尝美食的好时机。
  2. 万里持来仅带糟:远道而来,带回的只有风味独特的糟蟹,暗示美食的珍贵。
  3. 虽惜横戈酣白蚁:虽珍惜饮酒作乐的时光,但更看重美味。
  4. 尚知解甲护红膏:明白卸下武装,享受美食的意义。
  5. 开樽祗觉牵归兴:开启酒樽,感受到归来的兴致。
  6. 作赋犹当继老饕:作诗仍需继承对美食的热爱。
  7. 油幕晚寒梅影静:在温暖的灯光下,夜晚显得宁静。
  8. 亟持大白荐双鳌:急忙取出美酒,来搭配螃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油幕”比喻灯光的温暖。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体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意象:如“梅影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美食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繁忙之中,仍然珍惜每一刻的生活乐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珍肴:象征生活中的美好与享受。
  • 糟蟹:代表独特的美食,体现地方特色。
  • :象征欢聚和放松,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梅影:暗示宁静和淡雅,体现诗人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曾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红膏”指的是什么?

    • A. 螃蟹的肉
    • B. 红酒
    • C. 糖
    • D. 果酱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战争
    • B. 生活的享受
    • C. 自然景色
    • D. 爱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陶渊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月下独酌》 李白:同样表现饮酒的乐趣和孤独。

诗词对比

  • 《送糟蟹遗制幕》与《饮酒》:两首诗都涉及饮酒和美食,但李曾伯更强调美食的珍贵和享受,而陶渊明则关注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快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