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处士》

时间: 2025-01-01 14:33:27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裴处士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到,遗民们喜爱那精致的茅舍,骑着牛车进入青山之间。前来高阳的书信,却未能遇见那些身着白衣的隐士。礼贤之风能够逐渐改变世俗,听闻贤士的名声,便能自然而然地归附。更何况你是逸群的士人,正栖息在蓬蒿之间。

注释:

  • 遗民:指遗留在故土的民众,通常指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 精舍:指精致的居所,通常是隐士或高士的居住之处。
  • 乘犊:骑着小牛,形象化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方式。
  • 白衣:指隐士或高洁之士,通常表明高尚的品格。
  • 礼贤:礼遇有才德的人,尊重贤士。
  • 款关:恭敬地靠近,表示对贤士的向往和尊重。

典故解析:

  • 白衣:在古代诗文中,白衣常常象征着清白无私的隐士生活,代表着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
  • 蓬蒿:意指荒草,通常用来形容隐士的居所,体现了清静和远离尘世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梦窗,晚号云远,湖北人。他是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特别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士的尊重与向往。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答裴处士》展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高阳山水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的“遗民爱精舍”便引入了诗的主题,隐士们在山间精舍中隐居,享受宁静的生活,体现了对世俗喧嚣的反思和拒绝。接下来的“乘犊入青山”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生活方式,牛车在青山之间缓缓而行,仿佛时光都静止了。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表达了诗人对贤士的向往,虽身处高阳,却未能相遇,表达了一种遗憾与追求。同时,诗中提到“礼贤方化俗”,这不仅是对贤士的礼遇,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期待,强调了贤士的影响力。

最后一句“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逸群士”来称赞那些志同道合且超脱世俗的人,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无尽向往与追求。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一种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遗民爱精舍:遗留在故土的百姓,热爱那精致的隐居之所,传达出隐士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 乘犊入青山:骑着小牛车进入青山,描绘了隐士的宁静生活。
    •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虽然来到高阳,却未能遇到理想中的隐士,包含了遗憾之情。
    • 礼贤方化俗:尊重贤士,能够逐步改变世俗的习俗,表达了对贤士的期望。
    •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更何况你是那些超凡脱俗之士,栖息在自然的荒草间,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生活比作青山中的隐居,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乘犊入青山”与“来署高阳里”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贤士的尊重,体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清净的生活环境。
  • 精舍:隐士的居住地,代表着高洁和脱离世俗的理想。
  • 白衣: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理想的道德境界。
  • 蓬蒿:象征着隐士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遗民”指的是: A. 亡国之民
    B. 隐士
    C. 百姓
    D. 仕途之人

  2. “乘犊入青山”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繁华的城市
    B. 归隐的生活
    C. 战斗的场景
    D. 旅行的过程

  3. 诗中的“白衣”象征着: A. 富贵
    B. 清白无私
    C. 普通人
    D. 贪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归园田居》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同样描写了隐逸生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宁静。与《答裴处士》相比,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韦应物则更关注隐士的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韦应物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