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和凝云春思,翻教阿母疑余似破瓜年,亦何须疑,直当信耳,作问疑词戏示琼草》

时间: 2025-01-01 12:41:50

芳草青归,梨花白润,春风又入昭阳鬓。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

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青归,梨花白润,春风又入昭阳鬓。
绣窗日静绮罗闲,金镏二八人如蕣。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青鸾玉线裙榴衬。
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草色青翠归来,梨花的洁白如润泽,春风又吹入了我的发鬓。
绣窗前阳光静好,绮罗轻松地悬挂,仿佛金镏的少女如同鲜花般娇美。
眉上点缀着碧字,红香在脸上轻轻晕开,青鸾的玉线裙衬托着石榴花的妩媚。
如果母亲不必怀疑,妆台前试问飞琼的来信吧。

注释:

  • 芳草青归:春天的青草重新长出来,象征生机与希望。
  • 梨花白润:梨花洁白如玉,润泽可爱,形容花的娇美。
  • 昭阳鬓:昭阳指春光明媚,鬓发指发髻,春天的明媚光彩洒在发上。
  • 绣窗日静:窗上绣花图案,阳光透过窗子洒在上面,显得宁静。
  • 金镏二八:形容年轻女子的美貌,"二八"常用来形容女子的青春年龄。
  • 青鸾玉线裙榴衬:青鸾象征美丽,玉线裙与石榴花相衬托,强调女子的华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宜修,明代女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展现出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草绿之际,传达了女性对青春的感悟及对母亲的善意隐瞒。诗中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青春的珍视与母女之间微妙的情感。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作,展现了柔情与细腻。诗中通过对春草、梨花以及少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靓丽的春日氛围。开篇即以“芳草青归”引入,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美丽。

“绣窗日静绮罗闲”一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午后,女子在窗前悠闲自得,反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后面的“金镏二八人如蕣”则强调了年轻女子的美丽,使用了“蕣”这一字,给人以娇嫩的感觉,仿佛可以感受到她们的青春气息。

诗中的“若教阿母不须疑,妆台试向飞琼问”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女儿对母亲的关心与隐瞒,展现了母女之间微妙却温馨的情感。整首词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绘出一幅青春的画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青归:描绘春天的草色复苏,象征生机。
  2. 梨花白润:梨花绽放,象征纯洁美好。
  3. 春风又入昭阳鬓:春风拂面,象征春日的温暖与活力。
  4. 绣窗日静绮罗闲:窗前的静谧与闲适,反映生活的宁静。
  5. 金镏二八人如蕣:形容女子的青春妍丽。
  6. 碧字题眉,红香写晕:女子的妆容描写,体现美的细腻。
  7. 青鸾玉线裙榴衬:展现华美的服饰,象征女性的优雅。
  8. 若教阿母不须疑:表达对母亲的关心与隐瞒。
  9. 妆台试向飞琼问:在妆台上试问情感,显得轻松而俏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春与花朵相提并论,表达美好。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和花草被赋予了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少女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的珍视与对母女情感的微妙表达,传达了一种温柔而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命与希望。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绣窗:体现生活的优雅。
  • 青鸾:象征美丽的女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草色是?

    • A) 红色
    • B) 青色
    • C) 白色
    • D) 黄色
  2. “金镏二八”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小孩
    • B) 年轻女子
    • C) 花朵
    • D) 老人
  3. 诗中提到的“妆台试向飞琼问”是指?

    • A) 向母亲请教
    • B) 向朋友询问
    • C) 向情人询问
    • D) 向花问

答案

  1. B) 青色
  2. B) 年轻女子
  3. C) 向情人询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沈宜修 vs 李清照:两位女诗人都在作品中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沈宜修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青春的美好,而李清照则表现出对失去的感伤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