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里滞雨》
时间: 2025-01-01 13:59: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崇义里滞雨》
作者:李贺 〔唐代〕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中滞留的情景,诗人感叹身在长安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落莫是谁家的子弟,感受到长安的秋意。壮年时怀有羁绊与遗憾,梦中泪流满面,白发早生。瘦弱的马在坏草上啃食,雨水在寒冷的沟渠中飘荡。南宫的古帘暗淡,潮湿的景象传递着签筹的忧虑。故乡千里之外,云脚在东天的尽头。忧虑之下,枕着剑匣安眠,客帐中梦见封侯的荣华。
注释
- 落莫:意指“落魄、不幸”或“流浪的”。
- 壮年:指成年男子,强调中年人对家国的思念。
- 羁恨:指因离别或束缚而生的愁恨。
-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暗示旅途艰辛。
- 南宫古帘:古代宫殿的帘子,暗指阴暗的环境。
- 湿景:指潮湿的景象,象征雨天的沉闷。
- 云脚天东头:形容故乡遥远,云层低垂,意境凄凉。
- 忧眠枕剑匣:枕着剑匣而睡,表现出诗人的警觉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情感丰富而受到后世赞誉。他的诗多描写人生的孤寂与苦闷,常常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内心情感,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致酒行》等。
创作背景
《崇义里滞雨》创作于李贺游历期间,在长安滞留时写成,反映了其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壮年时光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亦可视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崇义里滞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凉,诗人通过“落莫谁家子”的开篇,表明了自己无依无靠的状态,接着通过“壮年抱羁恨”引入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年华的惋惜。诗中“瘦马秣败草”一联生动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困境,增强了诗的悲剧色彩。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则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诗人心中的阴郁与无奈,展现了长安的秋雨带来的沉重氛围。最后两句“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远方故乡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渺茫。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李贺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莫谁家子:引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暗示孤独与无依。
- 来感长安秋:感受长安的秋季,情感愈发沉重。
- 壮年抱羁恨:壮年时怀有无法释怀的遗憾与愁恨。
- 梦泣生白头:梦中流泪,象征对人生的无奈与早生的白发。
- 瘦马秣败草:描绘旅途艰辛,反映诗人内心的困顿。
- 雨沫飘寒沟:雨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南宫古帘暗:环境的凄凉与压抑,渲染诗人的心理状态。
- 湿景传签筹:暗示着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
- 家山远千里:表达对故乡遥远的思念。
- 云脚天东头:用自然景象来表现距离的遥远和心境的渺小。
- 忧眠枕剑匣:枕剑而眠,体现出警觉与内心的不安。
- 客帐梦封侯:梦见封侯荣华,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马秣败草”,通过比喻展示旅途艰辛。
- 拟人:雨沫飘寒沟,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思乡与人生的无奈,表现了李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抒情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渺茫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凋零与思念。
- 瘦马:象征旅途的艰辛与无奈。
- 古帘:传达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
- 剑匣:象征着警觉与不安。
- 云脚:表现距离的遥远与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瘦马”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快乐
- B. 旅途的艰辛
- C. 家乡的美好
-
“忧眠枕剑匣”中的“剑匣”象征什么?
- A. 荣华富贵
- B. 警觉与不安
- C. 友情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乐
- B. 悲凉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贺 vs. 杜甫
李贺的《崇义里滞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但李贺的诗更显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充满了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思考。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