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芍药 张嵲 〔宋代〕 青春爱谢日迟迟,正是群芳扫迹时。 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 苦将蕊气相牵引,若对华灯不自持。 应似西江明夜火,馆娃宫里醉西施。
白话文翻译:
在春日迟迟、百花凋谢的时节,芍药却绽放出青春的色彩。浓重的露水仿佛有情,轻轻地融入了芍药那如睡梦中的脸庞;温暖的春风却无力,无法唤醒那丰满而娇嫩的肌肤。芍药的花蕊似乎在苦苦地相互牵引,仿佛面对着华丽的灯光也无法自持。它应该像西江上明亮的夜火,照亮了馆娃宫,让人仿佛看到了醉态中的西施。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春:指芍药的鲜艳色彩。
- 谢日迟迟:指春日漫长,百花凋谢。
- 群芳扫迹:指其他花卉凋零。
- 浓露:浓重的露水。
- 暄风:温暖的春风。
- 丰肌:丰满而娇嫩的肌肤,此处指芍药的花瓣。
- 蕊气:花蕊的香气。
- 华灯:华丽的灯光。
- 西江:指长江。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指宫殿的华丽。
- 西施:古代美女,此处比喻芍药的美丽。
典故解析:
- 馆娃宫:位于苏州,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宫殿,因西施曾在此居住而闻名。
-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成为吴王夫差的宠妃,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字巨山,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芍药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芍药的独特美态,以及诗人对这种美的欣赏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诗人通过对芍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芍药为主题,通过对芍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芍药的独特美态。诗中,“青春爱谢日迟迟”一句,既表达了春日的漫长,又暗示了芍药在百花凋谢时的独放异彩。“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芍药的花瓣比作睡梦中的脸庞,露水与春风的互动,增添了诗意的柔美。最后两句以西江夜火和馆娃宫中的西施作比,将芍药的美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使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更是一种文化美、历史美的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春爱谢日迟迟:春日漫长,百花凋谢,但芍药却绽放出青春的色彩。
- 正是群芳扫迹时:在其他花卉凋零的时候,芍药显得格外鲜艳。
- 浓露有情融睡脸:浓重的露水仿佛有情,轻轻地融入了芍药那如睡梦中的脸庞。
- 暄风无力困丰肌:温暖的春风却无力,无法唤醒那丰满而娇嫩的肌肤。
- 苦将蕊气相牵引:芍药的花蕊似乎在苦苦地相互牵引,仿佛面对着华丽的灯光也无法自持。
- 若对华灯不自持:面对华丽的灯光,芍药的美态无法自持。
- 应似西江明夜火:它应该像西江上明亮的夜火,照亮了馆娃宫。
- 馆娃宫里醉西施:让人仿佛看到了醉态中的西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浓露有情融睡脸”,将露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比喻:如“应似西江明夜火”,将芍药的美比作西江上的夜火。
- 对仗:如“浓露有情融睡脸,暄风无力困丰肌”,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芍药的描绘,展现了春日里芍药的独特美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芍药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花卉,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是美的象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指芍药的鲜艳色彩。
- 浓露:浓重的露水,象征着自然的滋润。
- 暄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蕊气:花蕊的香气,象征着芍药的芬芳。
- 华灯:华丽的灯光,象征着繁华与美丽。
- 西江:指长江,象征着壮阔与明亮。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象征着华丽与历史。
- 西施:古代美女,象征着美丽与传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春爱谢日迟迟”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日漫长,百花凋谢 B. 春日短暂,百花盛开 C. 春日温暖,百花绽放 D. 春日寒冷,百花凋零
-
“浓露有情融睡脸”中的“睡脸”指的是什么? A. 芍药的花瓣 B. 露水的形状 C. 春风的姿态 D. 西施的面容
-
诗中“应似西江明夜火”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花卉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美丽。
诗词对比:
- 张嵲《芍药》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张嵲的诗更加细腻,注重对细节的刻画。
- 张嵲《芍药》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两者都描绘了春日的花卉,但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而张嵲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美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